“彼端”
低语的分析结果,如同绝对零度的寒流,冻结了星语网络最高决策层的一切侥幸心理。
那充满冰冷“观察”
与“同化”
意图的信息元,预示着一个远以往任何威胁的、来自宇宙之外的可怕存在。
被动等待或是彻底隐匿,在此等存在面前,可能毫无意义。
星语会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漫长沉寂。
恐惧与绝望如同实质,压在每一位代表意识之上。
最终,打破沉默的是微光遗民的代表,其意识波动却出奇地平静,带着历经文明终结后的某种彻悟:“星萤的牺牲,换来了新宇宙的诞生。
我们这些遗民的存在,本就是为了守护这份新生。
逃避无法守护任何东西。
畏惧源于未知,而我们现在……已知其怖。”
“我们必须做些什么,”
瑞林代表接话,声音虽微颤却坚定,“即使无法正面抗衡,也必须建立信息层面的防线。
绝不能让那种‘同化’逻辑污染我们的网络和心智。”
“如何建立?”
克桑代表提出问题核心,“我们甚至无法理解它的信息结构。”
“不需要完全理解。”
一位始终参与数据分析的瑞林真言大师突然开口,他此前在尝试解读回波信号时精神受创,此刻声音却带着某种偏执的锐利,“我们不需要理解瘟疫的成分才能隔离它。
我们可以构建‘逆模因堡垒’!”
逆模因——这个概念并非创,但在此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即构建一种信息结构,其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唯一的功能就是识别、排斥并清除一切非我体系、尤其是带有那种特定“冰冷同化”
特质的信息模式!
它不试图去理解对方,而是基于对自身(星语网络各文明文化、科技、意识特质)的绝对定义,来排斥一切“异己”
。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冒险的思路。
构建这样的堡垒,需要各文明深度开放其最核心的文化基因、科技树底层逻辑乃至意识波动特征,将其编码为防御体系的“白名单”
。
任何与之不匹配的信息,尤其是探测到的“彼端”
信息元特征,都将被视作威胁而隔离、删除。
这相当于将整个文明的信息根基赌在一套自动防御系统上,一旦系统出错或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面对“彼端”
这种无法理解的威胁,这似乎是唯一可行的、争取时间的办法。
调和之核的光芒微微闪烁,表达了认可。
它也无法完全解析“彼端”
的信息,但这种基于自身定义的排斥性防御,与它的“平衡”
法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
计划被命名为“逆模因壁垒”
,并立刻获得最高优先级。
所有文明暂停部分重建工作,将资源投入这项浩大工程。
瑞林文明负责信息架构。
他们调动所有真言织塔,开始编织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庞大的“定义性叙事”
,将星语网络共有的认知基础、伦理框架、逻辑体系编码进去,作为堡垒的核心识别基准。
克桑族负责硬件支撑。
他们打造特殊的“逻辑水晶阵列”
,这些阵列能物理层面承载并运行逆模因协议,其稳定的晶体结构能有效抵抗信息污染。
齐拉人负责意识层面防御。
他们创作“纯净谐波”
,这是一种能安抚情绪、强化心智同一性、抵抗外来意识渗透的全球性声场,旨在保护个体意识不被低语侵蚀。
微光遗民则再次承担起神经网络的重任,负责将各文明提供的“白名单”
信息整合、加密,并部署到网络的关键节点,构建起一道无形的、覆盖整个星域网络的信息滤网。
工作紧张而密密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关于是否以及如何与守望者沟通的争论也从未停止。
最终,调和之核做出了决定。
它指示微光遗民,再次使用最基础的编码,向“哀伤帷幕”
方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