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观刑(1 / 2)

北疆险胜的消息传回皇城,朝堂之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皇城里的勋贵世家哪里知道每一次胜仗背后将士的艰辛与付出,他们看重的只有结果。

只要谢家军将北蛮阻挡在外,影响不到他们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别的便都不重要。

至于北蛮的装备似乎较往年更精良?

这点小事有何可在意的?

反正谢家军最后不也赢了吗?

这种时候,他们就很乐意歌颂谢家军威武,吹捧镇国公府了。

有的人是真心实意称赞,有的人,却是故意火上浇油。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捧杀也是杀。

所幸如今朝堂上清流派和寒门大多都是向着镇国公府的,倒也不至于真将镇国公府推至风口浪尖。

至于皇帝的态度,他现在倒是很平静。

五年前,趁着召镇国公三个儿子回皇城的机会,他着实往谢家军里面塞了不少人。

有的人不太行,至今连出现在镇国公身边的机会都没有,有的折在了与北蛮的战场上,有两个比较机敏的,趁着几次与北蛮的交战,攒了不少军功,已经被镇国公提拔为小将,颇受重用。

从前皇帝忌惮镇国公,是因为谢家军像铁桶一般,他的人手根本就安插不进去,但现在却有人能得镇国公的青睐,他反倒对镇国公和谢家军比较放心了。

反正镇国公年事渐高,谢少陵兄弟三个都被调离了北疆,谢氏其他的族人又没有特别出挑的,最后还不是得提拔他的人?

说起来,提拔皇帝的人还是叶景辰给的建议。

只要谢家军里面有皇帝的人,让皇帝觉得谢家军可控,自然就不会太过忌惮。

毕竟皇帝需要谢家军。

倒也不是镇国公对皇帝安插进谢家军的人有什么意见,实在是北疆苦寒,谢家军军纪严明,皇帝送过去的人十个有九个受不了,剩下那个要么心思特别多,要么心高气傲,总之,皇城里养出来的细皮嫩肉,大多受不住北疆风沙的磋磨。

镇国公是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一眼看过去就不行的人,他当然不会要,管你是谁的人,天王老子的面子都不会给!

但是五年前皇帝送过去的那批人,谢长安特意去信叫人特殊‘关照’了的。

虽然训练是跟普通将士一样的训练,不搞特殊化,但是私底下,谢长安拜托了他的一个比较擅长鼓舞士气的堂叔,三不五时鼓励他们一番,来些人文关怀。

这些人在皇城好歹也是皇帝精心培养的,倒也不是都那么差劲,撑过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适应了边疆苦寒之后,再多加调教,倒也有两个还算不错的苗子,靠着自己的军功得到了提拔。

镇国公带兵从不藏私,对好苗子也绝不吝啬,这样一来,军中多了两个可用的小将,朝中也安了皇帝的心,两全其美。

就是对这个险胜,皇帝不太满意。

前几年要么是大胜,要么是碾压性的胜利,今年却只能险胜,皇帝难免就想的有点多,怀疑谢家军是不是故意的,或者懈怠了。

后来他收到了他安插在谢家军之中那两名小将的信,得知北蛮人换了新防具与武器,战力大增,谢家军差点就抵挡不住。

皇帝本来也不在意北蛮换了装备这件事,但当他意识到无往不利的谢家军可能会失败之后,他终于感受到了危机,主动往北疆送了不少物资军备,同时派人秘密入北疆,调查这件事。

谢长安对北蛮很了解,毕竟是上一世的手下败将,要不是草原地势平坦,难以防守,上辈子他完全可以将北蛮归于他的版图。

他心里很清楚,北蛮锻造不出精良的武器装备,这些东西必定出自大渊,而且只有世家有这样的财力和底蕴。

他要查的,就是世家是如何在北疆护卫军的眼皮子底下运输大量器械入北蛮!

北疆又有多少将士已经向世家倒戈?

虽然他这辈子还未去过北疆,可他对北疆的环境、军队部署却是一清二楚,甚至北疆护卫军之中,哪些人可信,哪些人可疑,他都大概有数,所有他查证起来比皇帝的密探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在皇帝的人还摸不着头绪的时候,他就已经锁定了嫌疑人。

待到证据确凿之后,他借密探之手,将这些证据送到了皇帝面前。

最新小说: 旱神诡情 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关于穿越者就我不是勇者这件事 缅北之价 战魂噬命 死刑犯返校,班长喊我交作业 水木残局 寻人启事,你家毛茸茸托错梦啦! 诸天乱斗:开局截胡晓组织 宇宙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