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攻防战从辰时一直持续激战到午时,一刻不停。
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伤亡,额哲、奥巴心里也有些怨言,却不敢说出来,只能咬着牙硬挺。
午时三刻,德胜门的城楼之上,五颗烟花依次升空、爆炸。
京师方向的激战的喊杀声与炮声,声音悠远。
身在昌平的吴三桂,每日里站在靠近德胜门的方向,了望京师,心中十分担忧。
他不是担忧大明朝,他是担心陈圆圆。
这时,见烟花升起,一、二、三,四、五,是五颗烟花,是驰援的信号。
他看向自己的家丁,吩咐道:“关宁铁骑,快集结,随我杀往京城。”
家丁领命,快步离开。
三千关宁军,在城内每日里也是聚集在一起。
收到命令,他们翻身上马,整装齐备,向着城门口赶去。
半个时辰后,吴三桂率领三千关宁军,向着京师风风火火赶去,派出两百人为前锋。
两百关宁军在前开路,遇见小股清军,就与之交战。
快赶到京师时,两百人马分散开来,探查四周。
这一探查,现了清军,约莫千人,隐藏在林子里、草丛里。
关宁军拔马就要往回传信。
清军杀了出来,将探查的关宁军围了起来,展开激战。
分散的关宁军,现了被围起来的兄弟,快返回禀报这里的消息。
吴三桂一刻不停的向着京师赶来,正好与返回的关宁军相遇。
得知清军有埋伏,但人数至多不过千人,他咬了咬牙,怒喝一声:“跟本伯杀过去,解救我军被围困的人马。”
关宁军的战马耐力极佳,很快就赶到了战场。
吴三桂只见被围困的关宁军,大多已经战死,只剩下二十余人还在抵抗。
他眼里冒火,举起大刀,就冲了上去。
清军只顾着围困眼前的明军,对突然出现的关宁铁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两军迅在野外展开激战。
在吴三桂的带头冲锋下,关宁军士气高涨,家丁紧紧跟着主将,杀入阵中,马上骑兵提前点燃三眼铳,对准清军。
被围困苦战的二十余人,见是伯爷赶到了,再次举起武器与清军作战。
关宁军战力很强,在人数优于清军之时,且还是吴三桂亲自率领,很快就将埋伏的这支千人清军击溃,只有少数人马逃了回去。
吴三桂留下一百人,护送伤员回昌平,并命令他们将鞑子的级割下,带回去。
自己则是带着人继续向京师赶去。
未时,多铎看着前方的战场,觉得时机也差不多了。
城上的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这时再增派兵力,必定能拿下广渠门。
他拔出腰间佩刀,就准备下令让正蓝、镶红两旗也冲上去。
后方一骑兵,打马而来,一边狂奔,一边大喊:“豫亲王,豫亲王!”
马上的骑兵,快穿过列阵的八旗兵,来到大旗之下,快下马,跪在地上,将手中的印信呈上,口中说道:“豫亲王,摄政王有令,立即停止对明作战,大军后退十里待命。”
多铎刚接过信件,还没打开,就听这话,有点愣神。
眼神看向跪在面前的正白旗的传信兵,只见他此时大口喘着气,应是连日赶路,很是劳累所致。
宁完我也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摄政王为什么突然下达这样的军令。
这广渠门眼看就要拿下,这个时候退兵,这……这,心中疑虑重重,却不敢询问。
他瞟了一眼豫亲王,脸上看不出喜怒。
多铎把信拆开后,细细看了一遍。
原本沉静的面孔,随着信上的消息,越看越怒。
看完之后,双手用力将信给撕了个粉碎,翻身下了马,拔出佩刀,对着身边的树木,狠狠的砍去,泄着心中的怒火,口中大骂:“黄义明、黄义明、黄义明!
本王此生必杀你,必将你杀死、处死,挖心剖肺!”
列阵在前的阿山和拜音图,也注意到了后面的动静。
见豫亲王跟了疯似的,二人浑身都在抖。
列阵的八旗兵,谁也不敢说话。
过了一会,看多铎泄得差不多了,宁完我下马走到多铎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