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还在于陛下的圣明治理。”
皇帝笑,无奈道,“就会说好听的哄着朕。”
“奴婢是认真的。”康熙确实算的上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了。
皇帝对苏敏这种马屁鲜少会有回应,大部分都是笑一笑就过去了,这一次却难得回答说道,“百姓的安居乐业,本就是君王该担的本分,往后,朕唯有更勤理朝政,常念民生,慎终如始,方能让这宫外的好长久,让天下人都能安稳度日。”
苏敏用力的点头,似乎能看到康熙以后的成就,目光明亮,里面全是对皇帝的期盼,显得尤为可爱,皇帝伸出手来,似乎想要摸了摸她的头,最后还是收了回去,说道,“别光是贫嘴,好好练字,不然以后出去,丢朕的脸面。”
从昨天开始,出现在两个人之间看不见的隔膜,这一刻突然消失了,苏敏觉得两个人似乎又回到了之初。
下午的时候,陈廷敬来看到苏敏,郑重的行礼说道,“上次多亏苏姑娘。”他回去之后多方打听也没打探出苏敏的出身,她行事太过低调,不是宫中的老人根本不知道。
也是运气好,他有个同乡,记起来自己老师小弟子的女儿在宫中,说万一是呢?再仔细一打听居然真就是她。
还塞了一个红包给她,苏敏敢收梁九功的,但是不敢收这些群臣的,这是两回事,她忙推掉,然后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不过奴婢该做的本分,大人太过客气了,且奴婢久闻大人,居官清正,不恋私利,奴婢只盼大人安然,能长久为社稷,为苍生效力,别无所求。”
谁知道,这一番话说的陈廷敬居然红了眼圈,还深深的朝着苏敏拜了拜,说道,“姑娘的话,子端,谨记于心。”
子端是陈廷敬的字,可见这一番话的诚心了。
这一大礼倒是弄得苏敏有些不自在了。
其实苏敏当时出面推陈廷敬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她也知道按照皇帝看重她的脾性,断不会让她难做。
再则,当时索额图也是太胆大包天。
陈廷敬还想说点什么,梁九功来催,他赶忙就走了进去。
下午,苏敏在次间练字,听到外间传来砸东西的声音,她轻手轻脚走出去看,隐约透过屏风看到里面跪着几个大臣,还有皇帝在发怒。
她赶紧退了回来。
梁九功在原地站一会儿,最后还是直接去了次间,他看着苏敏
就喊道,“苏姑娘,我的祖宗哎,救救奴才!”
苏敏发现,梁九功越来越像她的跟班了,一有事就来找她。
苏敏其实好奇,皇帝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梁九功倒也没什么隐瞒的,一五一十的说了,办龙舟比赛当然需要银子,却偏偏户部没有银子,再一问,原来是每年都拨了很多给藩地。
“陛下气性这么大,可是太伤身了。”
苏敏就想起来除三藩的事情,好像是四年之后,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才在吴三桂病死后,土崩瓦解。
从顺治帝开始清朝为了安抚三藩,每年都会拨了许多银两,几乎占了税收的一半。
也怪不得皇帝会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