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林风立刻点头:“好的书记,我马上算!”
“我保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赵海川又转向马卫国:“老马,农业现代化转型,你那块是重点。”
“别跟我扯什么粮食产量。”
“我要听的是,订单农业模式下,我们的小农户和龙头企业是怎么利益捆绑的。”
“我要听的是,数字大棚项目,让一个普通农民年收入增加了多少。”
“把最典型的那个村,那个户给我拎出来,当成钉子砸进去!”
马卫国一拍大腿:“明白!”
“就说张湾村的王老三!”
“去年还愁着娶儿媳妇,今年都开上小汽车了!”
“这个最有说服力!”
赵海川站起身,走到窗边。
“改革驱动,是我们的胆魄。”
“产业立县,是我们的筋骨。”
“民生为本,是我们的良心。”
“把这三句话,作为我们发言稿的魂。”
……
市委大礼堂,座无虚席。
红色的横幅,锃亮的席卡,嗡嗡的交谈声。
白凯旋坐在荣阳县的席位上,和身旁的区县领导点头致意。
赵海川要做典型发言?
一个毛头小子,能讲出什么花来?
无非是些陈词滥调。
省里有人关注又如何?
官场看的不是一时的风头,是根基,是人脉,是滴水不漏。
主持人念到了“荣阳县”。
白凯旋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准备用一种前辈看后辈的宽容眼神,欣赏赵海川的“表演”。
赵海川走上了台。
没有拿厚厚的讲稿,只有一个小小的U盘,插进了电脑。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我今天不谈成绩,先谈谈问题。”
一句话,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白凯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搞什么名堂?
“一年前的荣阳,财政赤字3.2亿,全县7个乡镇,5个是吃饭财政。”
“开发区死气沉沉,农民守着土地,一年忙到头,人均收入不到市平均线的一半。”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
赵海川没有自问自答,而是按下了翻页器。
PPT上,出现了一张图表,复杂的行政审批流程。
“这就是原因之一。”
“我们统计过,一家企业想在荣阳落地,需要盖27个章,跑9个部门,最快也要三个月。”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
“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
“把这27个章变成1个章。”
“把9个部门变成1个窗口。”
“把3个月变成7天。”
“现在荣阳开发区每个月新增的企业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五倍。”
“我们没有给一分钱补贴,我们给的是效率是尊重。”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然后迅速连成一片。
市长杨振,一直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他转头和身边的市委书记林国栋低声交谈了一句,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海川继续吧说道。
“再说农业。”
“荣阳是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
“农民靠天吃饭,市场需要什么,他们不知道。”
“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他们没把握。”
PPT切换,一张张照片出现。
现代化温室大棚,无人机在田间作业,农民对着手机屏幕操作灌溉系统。
“我们做的就是把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
“政府牵头引进龙头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
“我们不直接给农民钱,我们给他们技术,给他们订单,给他们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