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也曾一次次地将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在与那些没有理智的行尸的搏杀中,他学会了如何关闭不必要的情感,如何将自己的身体变成一台高效的杀戮器。
他与罪龙,就像是同一棵黑暗之树上结出的两颗果实,外形或许不同,但内核却惊人地相似。
正因为是同一类人,陈楚才决定必须杀死罪龙。
因为他太了解这类人了。
这类人,是天生的捕食者,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其他生物的威胁。
他们无法被驯服,无法被收买,更无法用道德和规则来约束。
只要他们还活着,他们就会不断地去寻找更强的对,不断地去战斗,直到自己被杀死,或者杀死所有能威胁到自己的人。
如果今天他放过罪龙,那么在未来的某一天,罪龙一定会再次找上门来,到那时,变得更强的罪龙,将是他无法处理的噩梦。
同类之间的战斗,往往最为残酷,因为彼此都太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他们就像两头在同一片森林里长大的孤狼,都明白对方的獠牙有多么锋利,也都知道对方的软肋在哪里。
杀死罪龙,对他而言,就像是杀死自己的一个影子。
那个影子更强大、更纯粹,也更危险。
这是一种悲哀的、宿命般的自相残杀。
当他看着罪龙倒下时,他仿佛听到了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的一声悲鸣。
那是为同类的逝去而发出的,也是为自己不得不亲斩断这份羁绊而发出的。
陈楚绝对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这种果断,并非源于冲动或嗜血,而是建立在冰冷、理性的计算之上,在他看来,世界万物,皆可量化,皆可权衡。
情感、道德、生命,这些在常人眼中至高无上的东西,在他的思维模型里,都可以被拆解成一个个代表着风险与收益的变量。
在踏上擂台之前,他的大脑就已经进行了一场高速的、无声的博弈。
博弈的一方,是碟陆星老板开出的条件:打败罪龙,但不能杀死他,作为回报,他可以免除那笔高达三万亿的天文数字债务。
三万亿,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国家都为之动容的数字,它意味着财富、自由,以及摆脱过去束缚的可能。
博弈的另一方,则是一个更为抽象,却也更为致命的变量:罪龙的存在本身。
陈楚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构建出一个复杂的决策树,如果选择不杀罪龙,他将获得免除三万亿债务,这是一个巨大的、确定的收益。
但同时,他也将留下一个巨大的、不确定的风险。
罪龙是一个不可控因素,一个活着的、并且会不断进化的威胁。
今天他能险胜,下一次呢?
罪龙会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他的战斗技巧会更加完善,他的杀意会更加纯粹,下一次见面,陈楚的胜算将无限趋近于零。
在陈楚看来,罪龙是一台真正的杀戮器,他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三万亿。
这个“价值”
,不是指罪龙能创造多少财富,而是指他所能造成的“破坏”
的价值,一个像罪龙这样的顶尖强者,如果被敌对势力所用,或者仅仅是出于他自身的战斗欲望,所能造成的威胁和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他是一个行走的战略级武器。
三万亿的债务,可以想办法还,陈楚对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有信心,只要给他时间和会,这笔钱并非遥不可及,但是,杀死罪龙的会,可能不会再有。
今天,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一丝运气的眷顾,他才创造出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窗口,一旦错过,这个窗口将永远关闭。
风险与收益的计算结果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中:用一个确定的、但可以弥补的损失,去交换一个不确定的、但可能是致命的风险的彻底消除,这笔交易,从长远来看,是划算的,所以,陈楚决定杀死罪龙,这个决定,在战斗开始前,就已经做出了。
事实上,陈楚一开始就决定了杀死罪龙,他与碟陆星老板的对话,以及后来在擂台上对罪龙的挑衅,都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他整个作战计划中,至关重要的第一环——心理战。
他深知,面对罪龙这样力量和技巧都可能在自己之上的对,纯粹的硬碰硬是愚蠢的,他唯一的优势,就是他那颗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