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三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这么紧张过。
哪怕是当初,在月牙湾,面对数千蒙古铁骑的冲锋时,他都没有像现在这般,手心冒汗。
他正坐在一艘小小的舢板上,向着前方那座,在海雾中若隐若现的,巨大的岛屿,缓缓靠近。
那座岛,便是金门。
整个东南海疆,所有海盗、商贾、乃至官军,都谈之色变的,海上王——郑芝龙的老巢。
在他的身后,是三艘刚刚结束了战斗,船身侧舷,还带着淡淡硝烟味的“飞剪船”。它们如同三头沉默的护卫,静静地,停泊在金门外海的安全距离之外,没有再靠近一步。
这是李睿的吩咐。
“我们是去交朋友的,不是去示威的。礼数,要做足。”
王老三不懂什么叫“礼数”。
他只知道,自己怀里,揣着总兵大人亲笔所书的信件,和他口中那个,足以让郑芝龙,都为之疯狂的“大生意”。
他的任务,就是将这两样东西,平安地,送到郑芝龙的面前。
……
当王老三的舢板,刚刚靠近金门的码头时,十几艘如同鲨鱼般迅捷的“鸟船”,便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
船上,站满了赤着上身,手持倭刀和火铳的精悍海盗。他们看着王老三这几个,穿着“玄鸟军”制式服装的陌生人,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敌意。
“站住!什么人?!”为首的一个独眼海盗头目,厉声喝道。
王老三站起身,没有丝毫的畏惧。他拍了拍自己那如同铁塔般的身躯,瓮声瓮气地,报上了名号。
“辽西镇辽军,水师统领,王虎!”(王老三的大名)
“奉,我家总兵,李睿李大人之命!”
“前来,拜见,郑一官郑大当家!”
他的声音,洪亮无比,充满了军人特有的,强大的穿透力,瞬间就压过了海浪的声音。
那些海盗们,听到“李睿”这个名字,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都露出了古怪的神情。
显然,前段时间,那个登莱来的信使,和那柄削铁如泥的麒麟刀,已经在这座岛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那独眼头目,上下打量了王老三一番,又回头,看了一眼远处海面上,那三艘造型奇特、散发着一股危险气息的黑色战船。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挥了挥手。
“让他们,上来。”
……
王老三,只带了两个亲兵,走上了金门的土地。
他发现,这里与其说是一个海盗的老巢,不如说是一座,防卫森严的巨大的军事要塞!
码头上,随处可见巡逻的精锐士兵。岸边的炮台上,更是架设着一门门,黑洞洞的红夷大炮!
整个岛屿,都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肃杀之气。
在经过了数道关卡的盘查之后,王老三,终于在郑氏府邸那座,气势恢宏的聚义厅内,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海上王”。
郑芝龙,端坐在由一整块巨木,雕刻而成的虎皮大椅之上。
他的年纪,不过四十出头,身材并不算高大,但那双眼睛,却如同深邃的大海一般,锐利,而又充满了侵略性。仿佛,能将任何人的心思,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左右两旁,站满了郑氏家族的,核心将领。施琅,也在其中。
“你,就是李睿派来的使者?”
郑芝龙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威压。
“正是!”王老三不卑不亢,抱拳道,“我家大人,听闻郑将军,在澎湖,与红毛夷交战不利。特命在下,前来,为将军,送上一份薄礼,以助军威!”
说着,他将怀中,那封由李睿亲笔所书的信件,和另一份,用油布包裹着的,厚厚的图纸,呈了上去。
郑芝龙,没有立刻去看那份图纸。
而是,先拆开了那封信。
信的内容,依旧是李睿那独有的、简单直接的风格。
信中,他先是,对郑芝龙这位“维护华夏海权”的英雄,表达了一番“敬仰”之情。随即,话锋一转,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