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在这其中,杰斯·罗德里格斯所做出的贡献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尽管杰斯本人并未亲自参与到具体的行动之中,但他那错综复杂、如蛛网般交织的关系网却深入到了米国国防部的高层核心。
这张关系网为整个渗透计划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优势和便利。
杰斯的线人遍布各个层级,从五角大楼到地方基地,无一遗漏。
他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触角,源源不断地为杰斯传递着各种关键信息。
通过这些线人,杰斯能够及时掌握米国军方的动态和决策,从而为渗透计划提供精准的指导和支持。
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关系网作为后盾,将两百名经过精挑细选的队员悄无声息地安插进米国军队系统简直易如反掌。
这些队员在入伍前都接受了极其严格和苛刻的训练,他们不仅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更拥有高度的纪律性和忠诚度。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杰斯·罗德里格斯的存在,以及他所搭建的这条隐秘而高效的渠道,整个渗透计划才得以如此顺利地推进。
这些人凭借着“华裔米国人”
的身份作为掩护,巧妙地隐藏起自己真正的实力,同时运用精于计算的战术素养,在军队中迅崭露头角。
他们中的佼佼者很快得到了晋升,其中许多人甚至成功地跻身于中上层军官的行列,在重要的参谋会议中占据了关键的席位。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杰斯的影响力。
如今的他,只需要授意自己的手下,与国防部内特定的“朋友”
打个简单的招呼,就能够轻而易举地为某个目标人物在基层调动或晋升时开启一扇小小的绿灯。
这种操作通常只需要一通加密电话即可完成,简单而高效。
一旦一名情报人员成功晋升至少校职位,他手中所掌握的可调配资源就变得相当可观。
这不仅包括调动部队的权力,还包括访问机密数据库的权限,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此前成功缴获诺克斯堡黄金的行动之所以那般顺利,内部人员的精准操作功不可没,他们精确控制了基地的通风系统。
否则,如何解释两个联队的c-124“环球霸王”
运输机能够毫无阻滞地转场至诺克斯堡基地?又如何在行动起前精准无误地将基地内所有米军官兵悉数迷晕,连哨兵都未能出警报?这些看似简单的环节背后,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经过无数次推演和精密配合的成果,既要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又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留痕迹,更要确保所有深入虎穴的情报人员绝对安全,撤退路线都预演了数十遍。
此刻,太平洋舰队的每一海里航程,同样在那些无名英雄的注视之下,他们的报告源源不断流向华夏情报中心。
就在大西洋舰队一头撞入周卫国第一战区精心设下的伏击圈之时,李云龙指挥的第三战区也正与米国太平洋舰队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伏击太平洋舰队的序幕先由水下力量拉开,海面下暗流涌动,潜望镜悄然升起。
为了彻底压制米国太平洋舰队多达八十三艘的庞大潜艇兵力,赵杰几乎倾尽了华夏海军能动用的全部潜艇家底:一百八十三艘五千吨级攻击潜艇和八十六艘八千吨级大型远洋潜艇组成的庞大水下狼群,早已在预定海域严阵以待,每一艘潜艇都静默潜航,声纳员屏息监听。
这已是华夏海军潜艇部队的全部机动力量,因为还有数十艘五千吨级潜艇正在大西洋方向执行任务,牵制敌方增援。
刘铮的作战意图极其明确——接战即决战,务求一击致命!
漆黑的夜幕是绝佳的掩护,月光被云层遮蔽,双方庞大的水面舰艇编队正相向而行,雷达波在黑暗中交错。
得益于无孔不入的情报支持,刘铮对米国太平洋舰队的实时位置、航、航向了如指掌,电子屏幕上闪烁着实时轨迹。
当华夏太平洋舰队主力距离目标仅剩二百海里时,时间指向凌晨两点,指挥室内灯火通明。
按推算,五小时后双方前锋便将进入目视距离,海平线上将出现敌舰轮廓。
然而,刘铮果断下令赵杰率领的水面舰队停止前进,引擎轰鸣声渐息。
因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