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新型迫击炮,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这支奇袭分队距离阿呼国边界还有近五百公里的漫长路程要走。
这段路途充满了未知与凶险,谁也无法预料途中会遇到熊国军队怎样的围追堵截或遭遇战。
更何况,此刻最重要的作战目标——摧毁敌军空军基地——已然达成,当务之急是确保全队安全撤回阿呼国境内。
为了达成安全撤退这个压倒一切的任务,做出一些必要的牺牲是明智的。
留下沉重的火箭炮支架虽有些可惜,但它的价值毕竟有限,且并非最新型号的装备,丢了也就丢了。
眼前这个被他们袭击的空军基地,规模庞大,不仅停泊着一百多架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更驻扎着整整两个步兵团的精锐保卫部队。
能将威力巨大的火箭弹精准地倾泻在那些试图保卫基地的敌人头上,不仅达成了核心战术目标,更在撤退伊始就有效削弱了潜在追兵的力量,大大减轻了后续撤退路途上的压力,避免敌人凭借兵力优势穷追猛打。
当最后一枚火箭弹如闪电般呼啸着离开射管时,林军指挥的迫击炮组也以惊人的度同步完成了迫击炮和剩余炮弹的快整理与挂载工作。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耽搁,仿佛他们早已演练过无数次一般。
完成任务后,他们毫不犹豫地跃上马背,如离弦之箭般全向后疾驰而去。
马蹄声响彻夜空,扬起一片尘土。
与此同时,负责火箭弹射的战士们也在完成任务的瞬间展现出了卓越的身手。
他们敏捷地翻身上马,同样以风驰电掣般的度朝着预定的汇合点疾驰而去。
仅仅撤退了三公里,他们便远远地望见了在黑暗中焦急等待的王铁生和他的后卫小队。
微弱的月光下,王铁生的身影显得有些模糊,但他那焦急的神情却清晰可见。
火箭弹组的战士们见状,迅驱马向前,与迫击炮组的战友们会合。
他们动作迅而有序,接过迫击炮组战友们预留的战马,没有丝毫犹豫。
因为按照原定计划,如果火箭弹组未能及时抵达汇合点,那就意味着阻击敌人的任务还没有完全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王铁生所率领的后卫小队将不得不承担起断后的重任,以确保大部队的安全撤离。
然而,现在人员已经成功汇合,后卫力量得到了增强,这无疑给所有人都带来了一丝安心。
众人汇合后毫不停歇,沿着预定路线又全奔跑了五公里。
在那里,预先安排好的二十辆卡车已在夜幕中静静等候。
火箭炮组的战士们立刻配合迫击炮组的战友,以训练有素的动作,将宝贵的迫击炮和所剩的迫击炮弹迅而稳妥地装载到卡车上。
当负责殿后警戒的王铁生带着所有后卫战士也登上卡车后,引擎轰鸣,二十辆卡车如同离弦之箭,风驰电掣般驶离现场,绝尘而去。
原地只留下两千匹立下汗马功劳的战马,由情报点前来接应的同志们熟练地引导,迅隐入附近连绵的山峦之中,消失不见。
他们此次袭击的目标基地,位于一个极其偏远的地区,是所有行动分队中距离阿呼国最远的一个。
这段归途漫长而艰险,仅仅依靠马匹的脚力,绝对无法在天亮前安全撤回阿呼国。
要知道,战马的最高度也不过每小时二十公里左右,而且长时间的高行军对它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根本无法承受。
因此,刘铮在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时,就已经下达了严格的命令:所有参与此次行动的侦察人员,必须在黎明之前,趁着熊国大规模拦截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有效反应的时候,全员安全撤回阿呼国境内。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撤退任务,这个情报点早就按照预先制定好的方案,秘密集结了这二十辆卡车。
这些卡车将成为他们快撤退的重要保障。
而将马匹牵走并隐藏起来,也是整个计划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可能出现的追兵。
如果熊军追踪马蹄印而来,他们很可能会被引入到复杂崎岖的山地之中。
在那种地形下,马匹的行动会受到很大限制,而卡车队伍则可以利用道路的优势迅撤离,从而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