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一场关乎国家尊严与战略利益的战斗在汉堡港口悄然拉开帷幕。
华夏自卫军将领杨大力亲自挂帅,率领一支阵容强大的部队,向着盘踞在汉堡港口的米军起了雷霆一击。
这支部队堪称精锐之师,由一千五百名训练有素的特战队员、两千五百名纪律严明的海军战士以及三百名技艺精湛的航空母舰飞行员组成。
他们不仅个人素质过硬,而且装备精良,每一件武器、每一套装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严格测试的,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在战前,杨大力和他的团队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他们深知,这场战斗关乎重大,容不得丝毫差错。
情报人员经过长时间的侦察,为作战计划提供了关键信息:舰上的水兵们大部分都在码头上休息。
这些平日里训练有素的米国大军,此刻显得异常散漫。
除了必要的值班人员外,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在码头上搭起帐篷,享受夜晚的凉风,而不愿留在船上。
这样的情况看似为特战队的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他们的行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更加谨慎,以免惊动敌人,导致整个行动功亏一篑。
华夏自卫军特战队突袭米国珍珠港的战斗,并没有引起这些米军的足够警惕。
他们认为,珍珠港地处独立岛屿,而汉堡港口周边都是陆地,且到处都是军事基地,华夏自卫军即便再厉害,也不敢贸然到这里袭击。
而且,他们的将领没有阿瑟将军在珍珠港之战中的切肤之痛,自然也就缺乏应有的警觉。
尽管形势看似对杨大力有利,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警惕。
他深知敌人的强大,更明白这场战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经过深思熟虑,他谨慎地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先,他命令特战队员与海军协同作战,对水中的舰艇起突然袭击。
杨大力心里清楚,此次行动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攻击,而是要彻底摧毁敌方的海上力量,从根本上消除敌人对华夏的威胁。
在杨大力的精心策划下,战斗正式打响。
一个小队的特战队员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靠近航空母舰。
他们凭借着高的战斗技巧和默契的团队配合,迅消灭了航空母舰上的哨兵,随后如敏捷的猎豹般攀爬上了航空母舰的甲板。
小队长指挥队员们将二十根绳索牢牢拴好并放下,紧接着带领着特战队员们向着船舱深处起突击。
船舱内光线昏暗,气氛紧张压抑,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特战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搜索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
经过十几分钟紧张激烈的暗战,他们成功消灭了航空母舰上的米军,为后续的战斗打开了关键突破口。
与此同时,五十名海军和一百五十名飞行员也陆续抵达航母的甲板,准备参与接下来的战斗。
在杨大力的指挥下,他的四千多名战士对汉堡码头的敌方舰艇展开了全面的无声清缴行动。
他们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迅而有效地清除了一艘又一艘舰艇上的敌人。
两艘航空母舰、四艘战列舰、二十艘驱逐舰、二十艘护卫舰、三十艘一千八百吨级潜艇、十艘补给舰、二十艘登陆舰、三十艘巡逻艇和二十艘鱼雷艇,共计一百五十六艘舰艇,都在这场战斗中被成功拿下。
整个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华夏自卫军以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对舰艇的控制任务。
然而,战斗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彻底清除了所有舰艇上的敌人之后,杨大力的部队面临着一项艰巨的清理战场任务。
由于舰艇上的敌人数量虽然不多,但特战队的人员相对较少,这使得清理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他们仅用六十人就承担起清理三十艘潜艇的重任,五十人负责三十艘巡逻艇和二十艘鱼雷艇的清理工作,六十人则被分配到十艘补给舰和二十艘登陆舰上。
为了提高清理效率,杨大力决定将大部分特战队员集中起来,专门清缴那些更为重要的航空母舰、战列舰、驱逐舰和护卫舰。
海军和飞行员已经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