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某位大臣心中暗自思忖:“这谈判的结果显然对我国极为不利啊。
要是谈判成功了,我国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如此重大的责任,还有那卖国贼的骂名,谁能承担得起呢?”
想到这里,他对即将到来的谈判,充满了忧虑与抵触情绪。
总理大臣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表了自己的看法:“即便我们三位大臣齐心协力、共同协作,也不可能亲自去处理谈判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我们还是需要组织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此事。
而且,我们得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来负责具体的操作。
我记得,在你们陆军当中,有一个对华夏极为了解的人,以往我们与华夏处理双方关系时,大多都是他出面的。”
陆军大臣连忙回应道:“没错,这个人目前在陆军部外事课任职。
不过,他现在的军衔只是大佐。
以这样的军衔,恐怕难以承担起这次谈判的重大责任啊。”
总理大臣微微皱眉,接着说道:“那这有何难?我们可以直接提升他的军衔为少将,让他带头代表我们去进行谈判,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海军大臣点头表示赞同:“对,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就当下这种局势而言,如果对方派出的是中将与我们谈判,那我们也提拔此人,让他成为中将。
在谈判中,双方代表的军衔对等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不会处于劣势。”
陆军大臣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也表示非常认可。
他心里明白,在谈判这种场合,如果双方代表的军衔不对等,己方在气势和实际谈判过程中都会处于不利地位。
于是,他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就这样,松下有信被推到了谈判的台前,负责落实三位大臣交代的具体事宜,开始着手处理这一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任务。
当松下有信的电报消息送到刘铮的办公桌上时,刘铮迅做出了决定。
他决定派遣沈泉,这位临时参谋部的成员,前往东经机场,负责接下来的谈判工作。
沈泉虽然正式军衔仅为旅长,但实际上他所指挥的部队规模庞大,相当于一个集团军,下辖十个团,而且每个团的实力都不容小觑,堪比军级单位。
刘铮看重沈泉的能力,指定他以中将军衔的身份参与谈判。
这不仅是对沈泉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显示出刘铮对此次谈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刘铮向沈泉明确交代了谈判的底线,并赋予他充分的自由度,鼓励他在谈判中大胆提出要求,尽情施展自己的谈判技巧。
沈泉深知此次谈判责任重大,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和规划。
当松下有信在机场迎接沈泉时,沈泉直接向他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
这些条款犹如重磅炸弹,瞬间让松下有信的脸色变得铁青,他的眼中满是震惊与不满。
沈泉提出的条款,每一条都直接触及了天皇及其军队的核心利益,对日本军方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条款内容极为严格,其中规定:其一,必须没收天皇及其军队所拥有的一切财产,涵盖土地、资金以及各类物资等,目的是为战后重建筹备资源;其二,必须取消天皇所享有的所有特殊待遇,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的特权,以此实现战后社会的公平正义;其三,倭国主权范围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其四,倭国仍可保留现行行政职能,华夏方面不予干预;其五,倭国不得拥有军队,仅能保留警察力量,国家安全由华夏国予以保护;其六,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权利,但绝不允许以言论和行动攻击华夏国,否则将按照刑事犯罪论处;其七,没收所有军工类专用设备,未来倭国不得生产任何武器装备,警察所需装备由华夏国提供;其八,对任何反抗华夏的势力和个人,一律予以镇压。
然而,在这紧张的时刻,沈泉采取了一个秘密行动。
他趁人不注意,私下里递给了松下有信一封信件,这是刘铮交给他的。
在信中,刘铮详细阐述了对天皇的特殊待遇安排。
他明确指出,天皇可以保留一定的特权,天皇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