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这样既能有效缓解自身的库存压力,避免过期带来的种种麻烦,又能为熊国的抗战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同时,在熊国广袤的大地上,集结的新兵部队正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迈着坚定而急促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向前线进。
士兵们身着朴素的军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然而,他们心中也清楚,即将面对的是怎样残酷的战斗。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沉闷而有节奏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只见,华夏自卫军的一千架运输机如同一群遮天蔽日的钢铁巨鸟,气势磅礴地朝着熊国前线飞去。
每架运输机的腹部都满载着武器弹药,这些物资对于熊国来说,无疑是生命的希望。
同去的,还有那承诺送给熊国的一百架腐国轰炸机,它们身姿矫健,在阳光的照耀下,机身闪烁着冰冷而威严的金属光泽,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即将投入战斗的决心与力量。
这一千架运输机不知疲倦地在熊国与华夏之间往返穿梭,一趟又一趟。
每次抵达熊国前线机场,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熊国士兵们便如潮水般一拥而上,迅而有序地卸载物资。
运输机巨大的舱门缓缓打开,出沉重的声响,一箱箱弹药、一支支枪械被小心翼翼地搬运下来,整齐地码放在机场跑道旁。
士兵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他们深知,这些武器将成为他们保卫祖国、抵御外敌的有力武器,是他们在这场残酷战争中活下去的希望。
经过整整四趟的紧张运输,所有武器装备终于全部安全送达熊国前线。
熊国统帅亲自来到机场,亲眼目睹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他望着堆积如山的武器,心中对华夏自卫军的执行能力惊叹不已。
他暗自对比,如果是熊军来执行这样的任务,面对如此遥远的距离,以及如此分散的武器储备,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全部完成交付。
而华夏自卫军却凭借着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在短短几天内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让他不得不对华夏的军事力量刮目相看。
在这一周里,金陵的国库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珍贵的客人。
每天,都有运输机满载着从熊国运来的白银,缓缓降落在金陵的专用机场。
当运输机的舱门打开,一箱箱白银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这场军备交易的璀璨勋章。
按照原来军队缴获物资的安排,这些白银本应直接由部队消化。
毕竟,它们是通过缴获的武器装备换来的,并非直接缴获的硬通货。
而且,部队在建设军民两用机场时,展现出了高度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从未向国家索要过一分钱。
不仅如此,机场运营所得,也全部按照国家税收规定足额缴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基于这些情况,几位国家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和商讨后,联名给刘铮了一封电报。
电报中郑重地告诉刘铮,这笔资金是国家帮助军队存放的,部队随时可以取用。
这不仅是对军队过往贡献的认可,更是对军队未来展的有力支持。
刘铮在马西拉岛基地收到这封电报时,正坐在办公桌前,全神贯注地审阅着一份关于军队未来展规划的文件。
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他对军队未来的宏伟蓝图和细致规划。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文件,看着电报上的内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领导们的这一决定,饱含着对军队的信任与支持。
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下,这种信任显得尤为珍贵。
他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在电报回复中简洁而有力地写下“谢谢”
两个字。
这两个字,虽简短,却蕴含着他对国家领导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军队未来展的坚定决心。
刘铮心里明白,未来军队的展道路充满了挑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如今,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多出了几百万民兵,光是每月的奖励费用就高达二十万华夏币,而且还远远不够。
各地新招募的武装力量,都需要建设营房、配备齐全的装备,从坚固的营房到先进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