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丝毫没有受到损伤,到时还照样能拿到税收的百分之三十。
另一边,艾丽莎在等候消息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心急如焚。
房间不大,装饰简洁却透着几分庄重,墙上挂着华夏的地图,那蜿蜒的边界线似是在诉说着国家的沧桑与坚韧。
艾丽莎不时望向窗外,窗外是异国的风光,黄沙漫天,与家乡的青山绿水截然不同。
她深知这份协议对华夏的重要性,每一个条款都关乎着未来的布局。
国内局势复杂,既有外部列强的虎视眈眈,又有内部各方势力的利益纷争。
这份协议,既是对外抵御强敌的壁垒,亦是对内稳定局面的基石。
终于,内阁大臣带着拟定好的协议来了。
艾丽莎接过协议,快浏览,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片刻后,抬头说道:“这两年以战争为主,恐怕收成很少,能否给个缓冲期?”
她心里清楚,国内如今局势复杂,既要应对腐国的挑衅,又要安抚各方势力,每一笔开支都得精打细算,若是前期税收压力过大,恐难以支撑。
她的眼神中透着疲惫与焦虑,连日来的奔波与周旋,让她身心俱疲,可此刻,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内阁大臣心中暗赞大酋长的先见之明,庆幸提前有所准备,不然,此刻还真不知如何应对这棘手的问题。
他微微仰头,摆出一副为难却又尽力斡旋的模样,开口道:“给你两年的缓冲期,一分不收,但围栏必须你们自己建设好,我们不出任何费用。”
他心中清楚,这已是沙国能做出的最大让步,既要顾全华夏的难处,又不能损害沙国的根本利益。
艾丽莎面露难色,咬了咬下唇,犹豫片刻后说道:“那也要不少花费,还是再给一年缓冲期吧!”
她心中默默盘算着国内的资金储备和建设成本,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此刻,她仿佛置身于天平的中央,一端是国家的经济压力,一端是沙国的合作诚意,稍有不慎,便可能失衡。
内阁大臣佯装沉思,片刻后,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两年半,不能再多了,我就当一回家,你赶紧联系你们国内,如果可以就直接签订。”
他的语气看似强硬,实则透着几分无奈,深知这场谈判已进入白热化,双方都在为各自的底线坚守。
艾丽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声音微微颤抖却又透着坚定:“内阁大人,如果是三年缓冲期,我现在直接签订。
因为国内的斗争也很厉害,反对声很多,我也是做了很多工作,你现在又要我建隔离带,这是原来没有想到的,你让我也有回旋的余地。”
此刻的她,肩负着华夏的重托,既要在谈判桌上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又得平衡国内各方势力的诉求,压力如山般沉重。
她的双手微微握拳,似是在给自己鼓劲,又似是在向内阁大臣表明决心。
内阁大臣见好就收,点头应允:“好吧!
就依你,三年缓冲期,但一年内你们必须将两个地方三面的三百公里隔离带搞好,一面留门的地方我们双方共同管理。
这都作为要件写入其中。”
“好吧!
我们将这几个条款填上后,就签字生效。”
艾丽莎长舒一口气,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达成协议的欣慰,又有对未来挑战的担忧。
她仿佛看到了华夏与沙国携手共进的美好前景,却也深知前路荆棘密布,仍需砥砺前行。
内阁大臣迅拿起笔,刷刷几下将几个条款写得清清楚楚,然后艾丽莎代表华夏国郑重签字。
按照约定,到时候,他们统一布公告才算数。
一式四份,一份华夏国保管,三份分别由南部大酋长部落、北部的大酋长部落和沙国各留一份保管。
内阁大臣怀揣着签好的协议,快步回到会议大厅。
会议大厅里,气氛凝重得仿若能凝结成霜,几个大酋长正坐立不安,他们不时望向门口,眼中满是焦虑,毕竟如今国际局势太乱,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化为泡影。
那精美的地毯上,似乎都印刻着他们焦急的脚印,来回踱步的身影,在灯光下摇曳不定。
看到内阁大臣回来,南部酋长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