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进入企业工作,享受东北百姓一样的待遇。
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刘铮不论国籍,一律给予奖励。
对于抗日自卫军和民用急需的材料、仪器和机器,刘铮直接让他们报出计划专门进行采购。
一直研究不出的枪管成形自动化设备,杰斯在米国用两万米金聘请了一个团队。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团队就做出来了,而且所有技术归抗日自卫军所有。
狙击镜每个购买要20米金,杰斯通过直接购买研团队的技术,一次性支付两万米金,将八倍望远镜全套设备和技术都带到东北兵工厂。
生产成本只有三米金一个。
这种团队购买的模式,刘铮非常喜欢。
因为它省时省事省力,只要谈好价格,他们根本不需要你多说,他们团队就会把一切搞好。
虽然付出的代价有点高,可是,这样是最快地、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始终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刘铮觉得现在空军最缺的就是雷达技术,而几个强国都在进行研究。
这时候,英国的雷达已经很成熟,走在各国的前列。
刘铮让杰斯秘密在英国招揽统领研究制造雷达的团队,他给出五万米金的高价。
这时候,英国对雷达制备已经非常成熟,雷达研究机构不像开始那么严格,生产厂也很容易被外界的人知晓。
杰斯通过米国中情局的关系,以一万米金作为报酬,让中情局的特工为他组织团队。
中情局的特工以米国要得到这个先进技术的名义,向中情局局长申请到英国活动的机会和资金。
其实米国早就对英国的雷达垂涎三尺,有特工要挖掘这个技术,中情局局长当然高兴。
局长不但给了资金,还把英国的秘密情报人员交给他,配合他的工作。
通过十几天的努力,他成功策反一名工程师。
工程师答应组织全套的生产人员,但他也有要求,就是将他带的团队的家人安排到米国,另外给他们团队3万米金。
而且必须先将几个人的家庭安排到米国后,他们才能跟着过去。
因为现在德国和英国正在打仗,人的生命朝不保夕,特别是他们这些生产军工武器的工厂,都是被轰炸的目标。
接受几十个人,这对于中情局来说是顺手拈来的事情。
在接到家人在米国传来的安全信息后,这个工程师带着一帮人和全套资料,踏上了秘密飞向米国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