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团摒弃了原来的编制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构建。
和步兵团一样,炮兵团设立六个营,人数达到了
人。
其装备更是堪称豪华,拥有120门75野炮和48门105榴弹炮。
这样的配置,即便是鬼子的三个师团也难以企及。
而且,炮兵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运输。
除了特意留下一个营的驮马,用于野外作业之外,每一个炮兵团都装备有二百辆卡车。
其中,一点五吨的卡车作为炮车,而缴获的四吨卡车则用于运输弹药。
那些缴获的鬼子辎重车辆、兵工厂的炮车以及汽车厂的汽车,数量刚好能够满足六个炮兵团的使用需求。
无论是在战时运输野炮和榴弹炮等武器装备,还是应对其他情况,都显得绰绰有余。
刘铮心中早有打算,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将多余的武器转送到八路军总部,以增强抗日力量的整体实力。
步兵营也进行了全面改进。
原来的一营,作为侦察营,如今改组为突击步兵营,专门学习伞降技能,未来将作为团突击部队挥重要作用。
在每个步兵营中,一连被设定为侦察连,而其他连的一排则为侦察排,每个排的一班更是侦察班。
刘铮期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筛选出优秀的特战队队员,为部队的精英力量注入新的活力。
各连的第五排被设定为机枪排,装备有辽13式重机枪12挺或者12挺92式重机枪。
第六排则为迫击炮排,装备着十二门82式80迫击炮。
机枪排和炮排一律参加轻武器考核,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每人都配备相应的武器。
在作战时,他们一律随卡车行军。
这样的安排,有效地避免了炮兵部队在与敌人短兵相接时,无法自保的尴尬窘境。
每营的六连转变为炮连,装备着36门7092步炮和36门37射炮,极大地弥补了各营重火力不足的弊端。
然而,目前也存在一个小小的遗憾。
那就是步兵连现在的补充兵只能使用毛瑟步枪或辽13步枪。
这也是出于无奈之举,为了和捷克机枪子弹通用,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现在仿制的伽兰德步枪,还没有正式出厂。
据估计,一个月以后,就会每月有五千支以上的产量来供给部队。
未来,这种伽兰德步枪将作为替换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狙击枪。
虽然目前已经在米国订购了半自动步枪的枪管,但是枪管到货后还需要一个组装过程。
编制完成后,一个营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进行作战。
由于原来炮团的人员基本上都被带到了新的编制中,所以各个旅成立的炮兵团很快就能够形成战斗力。
所有的炮都采用机械化运输,彻底摆脱了鬼子骡马运输机动性差的劣势。
骑兵旅也进行了扩充,规模达到了六个团,共计两万一千人,战马一万八千匹。
其中,有一个机械化团,装备十分精良,包括缴获的12辆三轮摩托车、36台轻型坦克、72台装甲车、54辆载重卡车,还装备有12门37反坦克炮和36门105榴弹炮。
骑兵旅的其他团还是保持着原来的编制,武器以80迫击炮、89式掷弹筒、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和20响驳壳枪为主。
令人大为惊愕的是,第六旅二团的一营长周文被直接提拔为第五旅副旅长,连跳两大级。
这是刘铮专门让参谋部进行调查研究后决定的。
参谋部将这个名叫周文的侦察营营长的部队训练方法和三次实战方案作为案例,上报总部进行研究。
刘铮虽然知道内情,但也不能直接说出来。
他只能让参谋部做个样子,并且和他商量直接将名字改回周卫国。
总部一开始对于这个原来的侦察连长,后来的侦察营长直接升任副旅长也感到十分疑惑。
但是,经过刘铮的说明,周卫国把自己的名字改过后,重新改写了自己的履历。
参谋部又把三次战斗经历和他的练兵方法介绍给总部,总部这才如梦方醒。
原来人家早就是国军的铁甲团长,其实他做副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