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看到她有自己的想法。从灵魂的角度,说《假如》这部剧中的安妮正濒临死亡或者说她正在被一点点的谋杀、失去生气,一点都不过分。
主持人:但是我们的历史上,安妮·博林治理赫特福德郡的时候,就已经让自己的理念和思想贯彻整个领地。她的灵魂是完整的。
李文筠:是的。我们的历史上,安妮·博林的灵魂是完整的、独立的。而《假如》的前半部分,就是先从灵魂层面扼杀安妮·博林,然后从身体,或者说从物理层面,消灭安妮·博林的过程。
主持人:典型的把美好毁灭给观众看。
李文筠:是的。不过有一说一,这部剧的编剧真的是业界顶级大神。
主持人:一般人做不到。
李文筠:水平差那么一点,都做不到。
第784章代差
主持人:我想,现在正在收看我们节目的观众,此刻怕是有人会很失望。
李文筠:哦,我能理解。
主持人:您能理解?您说的是真的吗?
李文筠:是的。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假如》中的安妮·博林至少是自愿嫁给亨利八世的,她有王后的桂冠,还有一个让整个英格兰自豪的女王女儿,没有被侮辱,没有子宫被剥离这种悲惨遭遇,甚至还多活了三年。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只有年轻人才会这么想?
李文筠:“有的人活着,但是他们早已死去。有的人死了,但是他们永远活着。”太过年轻,恐怕无法理解这句话。
主持人:我想,现在荧幕前已经有观众炸锅了。
李文筠:要分辨大光明王和《假如》里的亨利八世,到底谁对安妮·博林是真爱,很简单。
主持人:很简单?
李文筠:只要看两个世界对安妮的评价就可以。
主持人:在我们的世界,安妮是圣女,是天使,无论生前死后,都众望所归。
李文筠:而在《假如》里,安妮是民众口中的妖妇、女巫,是玛丽一世女王心中的刻薄继母,受尽唾骂,就连亨利八世倚重多年的沃尔西都公开谴责:“你怎么能白天宛如放荡的母狗、晚上又好似娇羞的处女呢?”
主持人:红衣主教沃尔西为亨利八世卖命多年,也是当时最了解亨利八世的大臣。如果安妮是亨利八世的真爱,沃尔西应该会有所顾忌,而不是这么刻薄。而且无论是历史上的沃尔西还是这部剧里的沃尔西,都说过亨利八世曾经痴迷于凯瑟琳王后,比起当年的痴狂,亨利八世对安妮·博林的追求不过是毛毛雨之类的话。
李文筠:如果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他会为她遮风挡雨。这是男人的天性。男人跟某个女人结婚却不爱护她,反而要她冲锋陷阵、一身骂名还不得翻身,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爱她,他跟她结婚不过是因为没有其他人选或者是其他人身上的利用价值不高。这一点,《假如》体现得淋漓尽致。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假如》里的亨利八世在利用安妮?
李文筠:是的。他需要安妮坐在王后宝座上,以否定凯瑟琳王后的合法性;他需要安妮的孩子,以否定玛丽女王的合法性;他需要安妮推动新教的传播,以压缩天主教势力、削弱罗马教廷在英格兰的影响力;他需要抬起博林家族这样的新贵,压制旧贵族,进而凸显王室的权威。毕竟,亨利八世用来除掉白金汉公爵的手段只能使用一次。
主持人:我懂了。如果亨利八世真实的意图暴露了,那么英格兰的贵族和市民们绝对会再逼王室签一次大宪章。反而是被女巫迷惑更容易获得民众的同情也更容易洗白。毕竟那时候的民众非常愚昧。
李文筠:但是这样一来,安妮·博林就惨了。她成了全国公敌,除了亨利八世别无依靠。偏偏她唯一的依靠亨利八世却从一开始就计算着用她的头颅平息民众的怒火,以稳固自己的王权。
主持人:您确定?
李文筠:难道不是吗?难道安妮·博林是那种愚蠢得看不出刻薄玛丽女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蠢货吗?
主持人:当然不可能。据我所知,安妮·博林可是十二三岁就进入佛兰德斯宫廷,且深受尼德兰女总督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