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正德帝 > 第504章 权争牵法意

第504章 权争牵法意(1 / 3)

薛良的脸上充满了悔恨:“老爷!

小的当时真是被逼急了,昏聩了啊!

那李珏立刻命人当场查验!

结果……结果那贼子身上光溜溜的,哪有什么龙虎朱砂!

这……这反倒成了小人‘诬告’的又一铁证!

李珏、毕昭便以此为由,彻底翻了案!

那李福达……张寅,当堂释放,大摇大摆地走了!

而小人……小人……”

薛良的声音哽咽,几乎说不下去,“被他们判了个‘挟仇诬告’的重罪,配杀胡口外,永世为奴!

若非小的途中拼死逃了出来,如今早已是塞外风沙里的一堆枯骨了!

老爷!

青天大老爷!

您说,这天底下,还有公道吗?!

还有王法吗?!”

薛良的哭诉如同泣血,字字锥心。

马录端坐椅上,面沉如水,心中却已掀起滔天巨浪。

代州初审铁证如山,按察徐文华、巡按张英覆核无疑,却在新任按察使李珏和巡抚毕昭手中,被轻飘飘的“同名同姓相貌相似”

和一场刻意安排的“验身”

闹剧彻底颠覆!

这背后若没有武定侯郭勋那只遮天巨手的运作,没有张寅(李福达)泼天银钱的打点,绝无可能!

李珏!

毕昭!

马录在心中咀嚼着这两个名字。

一个按察使,掌管一省刑名,竟如此草菅人命,颠倒黑白!

一个巡抚,封疆大吏,竟如此颟顸无能,甘为权贵前驱!

他们难道不知此案疑点重重?不,他们心知肚明!

只是在那滔天的权势和银钱面前,御史的职责、朝廷的法度、甚至数百条枉死的冤魂,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他们所思所想,不过是权衡利弊,如何不得罪武定侯,如何在这山西官场安稳地捞足油水,步步高升!

至于真相?公道?那不过是升官财路上的绊脚石,一脚踢开便是!

这,便是这煌煌大明之下,无数道貌岸然的“能员干吏”

心中真正的“道理”

薛良绝望的控诉在狭小的厢房里回荡:“老爷!

小的已是九死一生,状告无门!

这张寅……李福达!

他背靠武定侯,在太原府,在山西官场,早已是根深蒂固,一手遮天!

小的去告状,无异于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可小的不甘心啊!

赵家庄几百口冤魂不甘心啊!

那些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的百姓不甘心啊!

小的听闻老爷您清名在外,刚直不阿,乃是天子钦点的耳目风宪!

这才拼了这条残命,在此守候!

老爷!

如今这山西,唯有您这顶乌纱,这把尚方剑,或许……或许还能劈开这黑沉沉的天,让那冤死的魂灵,得见一丝天光!

老爷!

小的求您了!

!”

薛良以头抢地,泣血哀鸣,额头再次渗出鲜血,染红了冰冷的地面。

窗外,又一道无声的闪电划过,瞬间映亮了马录沉凝如铁的脸庞。

他眼中不再仅仅是惊疑与权衡,更燃起了熊熊的怒火和一种深沉的悲哀。

薛良的遭遇,代州案的翻转,李珏、毕昭的所作所为,武定侯郭勋的阴影……这一切,构成了一张庞大而黑暗的网,将真相、公义死死地缠裹在权力与利益的泥潭深处。

他低头,再次看向手中那份状纸。

这份状纸,连同薛良背上“逃奴”

的烙印、胸前可怖的烫疤、以及方才血泪控诉的代州冤狱,已不再是孤证。

它们是一条用血泪和冤屈铺就的、直指那弥天大谎的荆棘之路!

马录缓缓站起身。

靛蓝的直裰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凝重。

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墨汁般浓稠、雷声隐隐的夜空。

远处太原城的轮廓,在那片黑暗中,仿佛一头蛰伏的、择人而噬的巨兽。

代州杜蕙、徐文华、张英皆认定其罪,铁案犹能翻覆!

李珏、毕昭,封疆大吏,甘为权贵

最新小说: 退婚三个童养夫,阴戾池爷宠我入骨 暗宠成真,京圈太子他上了瘾 我是快穿大佬,有亿点点钱怎么了? 闪婚而已,别失控 公府上下宠我如宝,养兄一家后悔了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 硬汉冷淡绝嗣?怎么她一胎又一胎 萌宝在末世抱大腿后,全家后悔了 哑奴带崽改嫁,清冷权臣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