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只是工业基础的问题。意大利本土的矿产资源比较匮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意大利的工业发展。
意大利政府想要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原因,也正是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导致的。没有足够的矿产资源,工业就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工业对一个国家来说代表着全部,国家的强大与否很大因素上要靠工业来衡量。
在西班牙告知关于飞艇和战列舰的售价之后,犹豫的反而变成了意大利的外交代表。
虽然意大利方面很想购买西班牙的飞艇和战列舰,但这两项物品的售价毕竟太高,买不买还得看意大利政府的最终决断。
没办法,意大利的外交代表只能用电报的方式将消息汇报给国内,等待意大利政府和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决断。
此时因为英国没有加入法俄同盟的原因,对欧洲局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原本历史上的意大利虽然仍然坚守在德奥同盟当中,但意大利与英法俄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糟糕,这也是一战中意大利最终背叛德奥同盟,选择加入英法俄一方并且向奥匈帝国宣战的原因。
但在此时,因为没有英国加入的原因,法俄同盟相较于德奥意同盟来说,也并没有具备那么大的优势。
这也让意大利政府十分老实,他们目前还没有其他的想法,政府的主要决策也是跟着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决策去走的。
三国同盟内部也是召开了多次会议的,针对三个国家军事实力各自的不同,约定了三个国家各自不同的军事扩张方式。
德国作为工业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陆军和海军都是德国发展的方向。而奥匈帝国则主要发展陆军,海军只是为意大利提供一部分辅助。
意大利主要向同盟提供足够的海军力量,与奥匈帝国的海军力量汇合到一处,确保三国同盟在地中海拥有足够的海军实力与法俄同盟对抗。
而德国的海军将需要去对抗波罗的海的俄国舰队,这也是德国在不断发展海军的原因,毕竟俄国海军的规模还真的不小。
正因为意大利在三国同盟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海军力量,在经过了几天的考虑之后,意大利政府最终决定从西班牙引进飞艇技术,并且购买几艘战列舰。
这可是一笔大生意。一艘战列舰的售价就高达4500万比塞塔,加上各项其他花费已经接近5000万比塞塔。
而完整的飞艇技术对外的售价更是高达1.5亿比塞塔,能够再购买两艘无畏级战列舰了。
意大利政府最终决定购买完整的飞艇技术外加三艘战列舰,这笔订单的总花费将达到夸张的2.45亿比塞塔,接近一千万英镑,快达到意大利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了。
意大利在和西班牙进行接触对德国和奥匈帝国来说也不算是秘密。
事实上,意大利外交代表和西班牙政府的接触,背后还有着德国政府的推动。
对于西班牙的飞艇和战列舰技术,德国实际上也是相当眼馋的。但如果是德国去谈判的话,首先德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