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会议室的激烈讨论仿佛还在空气里留着痕迹。
这时内线电话响得急促,是门岗。
“孙工,航天科技集团的同志到了,还有鞍钢和宝钛的代表,一共三辆车。”
“直接请到第一接待室,我马上到。”我抓起昨晚整理好的需求清单,小跑着出门。
第一接待室已经坐满了人。带队的几位我都在行业会议上见过,虽然不熟,但此刻看到他们,心里那根绷紧的弦稍微松了那么一丝。
航天科技来的是一位姓周的总工,没多寒暄,直接推过来一份文件。
“孙工,空天集团何总工那边都跟我们协调过了。这是我们可以临时调剂的碳碳复合材料产能参数和性能数据表。”
“后面附了我们的工艺专家组名单,随时可以配合你们做技术验证。”
我接过文件,还没开口,鞍钢的代表,一位嗓门洪亮的老师傅就接上了话。
“听说你们攀西那边矿机的主轴卡壳了?我们厂里刚试制成功的新型高韧合金钢,你看看参数,对标德国那家的,只强不弱!”
“样品已经拉过来了,就在楼下车上,随时可以拿去测试!”
宝钛的是一位年轻些的女工程师,说话条理清晰。
“这是我们为深海项目储备的高纯度钛合金挤压成型工艺的一部分产能转移方案。”
“应该能覆盖你们对轻质结构件部分备份材料的需求。具体参数在这里,数据你们可以立刻同步给沈金属那边做联合评估。”
我看着手里一下子多出来的几份文件,心里是那种被托住的实心重量。
“太感谢了!这真是……”我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
航天科技的周总工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上面下了死命令,‘大摸底’就是要盘活家底,拧成一股绳。”
“你们北峰扛的是雷霆-15,这担子有多重我们都清楚。缺什么,随时开口!能解决的,我们绝不含糊!”
“对!”鞍钢的老师傅一拍大腿,“别的不敢吹,搞钢铁,咱们自个儿的骨头最硬朗!需要啥,列单子!”
我拿出那晚晚列的那份长长的清单,“这是我们初步梳理的紧急需求和长远可能的技术合作方向。”
“尤其是高纯氧化铍的稳定量产、替代材料研发和关键设备国产化这三块……”
我的话被一阵电话铃声打断。是楚星河。
“孙工!二重和洛轴所的人到了!直接来的技术支援中心,带着替代主轴的初步方案和样品数据,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联合测试!”
“让他们稍等,我马上让人把需求细节送过去!”
“不,我让采购部李斯光亲自过去对接,他更了解矿场那边的实际工况!”
我捂着电话快速安排,另一边对接待室的几位代表露出歉意的笑。
周总工立刻点头:“你去忙,正事要紧。这份清单留给我们,我们几家人碰一下,今天之内给你一个初步的协同方案回复。”
我几乎是跑着出的接待室,直接拨通李斯光的电话。
“李工!别磨蹭了,二重和洛轴的人到了,带着主轴方案,你立刻去技支中心对接!”
“对,就是现在!攀西那边还等着设备升级扩产呢!”
电话那头李斯光应了一声,背景音里已经是匆忙的脚步声。
刚挂断,集团何总工的电话就接了进来,“小孙,这边的情况我已经同步给北航和沈金属了。”
“北航材料学院的王院士亲自带队,成立了一个联合技术支援组,线上会议通道已经建立,你让刘希尧那边立刻对接。”
“明白!我马上通知刘部长!”我一边记一边快步走向技术部。
技术部那边也是人声鼎沸。刘希尧正对着好几个视频窗口说话,屏幕上分别是沈金属、北航还有航天科技的专家面孔。
他看到我,立刻招手。“孙琳你来得正好,北航的王院士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关于梯度功能材料的应用,可能能一举解决热匹配和抗氧化的问题,但需要我们的实测环境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