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让你查的物流单呢?”
小梁捧来厚厚一摞文件:“按您说的核对了最近三个月记录,发现锐新提供的送货地址和实际签收地不符。”
他抽出几张单子,“更奇怪的是,这些签收章的颜色深浅完全一致。”
我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所有印章边缘都过于清晰,像是同一枚印章连续盖印的。
“电子版发我邮箱。”我拍拍他肩膀,“做得不错。”
刚打开电脑就收到赵工的加密邮件:“急!锐新样品检测出异常数据包!”
我立即拨通内线电话:“保卫处吗?我是技术支援中心孙琳,申请启动三级安全响应。对,锐新科技。”
挂电话时发现小梁还站在旁边,眼睛瞪得圆圆的:“孙工……这就是咱们平时的工作?”
“害怕了?”我边打字边问。
他突然挺直腰板:“不!觉得特别值!”说完差点碰翻茶杯。
下午四点,最终报告呈交会。
金总听完汇报后沉默良久,突然问:“如果不用锐新,项目进度至少推迟两个月。这个责任谁担?”
我调出备选方案:“其实河南有家民营企业完全能达到要求,就是规模小没人注意。”
我展示他们的技术专利,“创始人原是航天所工程师,五年前回乡创业。他们所有零部件都有独立溯源编码。”
赵工凑近屏幕看了看:“哟!老刘的厂子啊?那倔老头当年还和我吵过图纸参数呢!”
金总终于露出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容:“就这家吧。孙工后续跟紧点。”
下班时小梁追着我进电梯:“孙工,今天锐新那个事……以后会常遇到吗?”
“只会越来越多。”我按下电梯键,“记住,咱们这儿没有‘凑合’两个字。”
走到厂区门口,赵工正蹲在花坛边冲我招手:“孙琳,过来搭把手!”
他脚边堆着十几个纸箱,“老刘厂子寄来的样品,非要我现在就测。”
我抱起一个箱子:“你倒是会抓壮丁。”
这时他忽然很认真地说:“今天要不是你坚持,咱们差点就成了千古罪人。”
第二天一早,回到办公室发现已经有人先到了,小梁正在整理档案柜。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想把往年供应商资料都熟悉下,免得下次又手忙脚乱。”
我抽出我当年的记录本:“先看这个,2018年修订的《供应商安全审查手册》,我写的笔记比正文还多。”
他双手接过,忽然轻声问:“孙工,您这些年……否决过很多供应商吧?”
“够建个黑名单数据库了。”我打开电脑调出统计表,“2017年3家,2018年骤增到11家,去年达到27家。”
“今年才过半年,已经19家了。”
小梁倒抽口气:“增长这么快?”
“说明咱们越来越强,有人越来越急。记住,每个被否决的背后,可能是挽救了一次重大损失。”
他盯着曲线图若有所思时,内线电话响起。
保卫处老徐的声音传来:“孙工,锐新那边果然有动作,他们通过第三方又注册了新公司,材料都递到采购二部了。”
“材料转我,明天组织联合审查。”我放下电话,对小梁挑眉,“看,第二回合来了。”
小梁突然抓起手册:“我现在就学!绝不让它们混进来!”
看着他唰唰记笔记的侧脸,我想起当年那个埋头整理档案的自己。
那时只觉得工作琐碎,如今才懂,每份文件都是守护国家安全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