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这只是探路石子。”我看着屏幕上那复杂的股权结构,“试试我们的反应速度,看看哪个环节最容易突破。”
赵工叹了口气:“防不胜防啊。以后这外来东西,真是碰一下都得掂量再三。”
“所以才要彻底剥开他们的外衣。”我关掉页面,“只要我们发现得够快,处理得够坚决,他们就无隙可钻。”
下午,我代表技术支援中心参加了分管副总王总主持的紧急跨部门会议。
我言简意赅地重复了核心发现和建议。
采购部的负责人老李脸色不太好看“已经启动内部自查。”
质量部的老大跟着说:“封存指令已执行。我们建议,对所有A类物资供应商,增加飞行检查机制和第三方背景暗调。”
“特别是对于声称拥有‘海外军工背景’的供应商,必须提供经我驻外机构认证的详细合作清单与项目证明,不能仅凭一纸介绍。”
保卫处的处长敲了敲桌子:“我们处会立刻升级厂区物流安检级别,特别是对这类新引入供应商的样品,实施百分之百的破拆抽检。”
“同时,将加强对快递、物流区域的监控与人员巡查力度。”
王总最后总结道,“技术支援中心这次立了功,反应迅速,证据扎实。”
“但更重要的是,它暴露了我们供应链安全链条上的脆弱点。各部门必须引以为戒,立刻行动,堵住漏洞。”
“总办会很快审议孙琳提出的‘穿透式审查’方案,在新规下来前,一切从严。”
“孙琳,你们中心要尽快拿出一个针对二、三级供应商的强化审查细则草案,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明天下午下班前放到我桌上。”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我应道。
散会后,我被王总单独留了一下。
“孙琳,干得不错。”他看着我,“沉得住气,抓得住要害。”
“这次你们利用外部公开信息进行交叉验证的思路很好,要把这种方法固化下来,变成我们新的安全规程。”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回答,“我们会总结这次的经验,把数据比对和外部信息核查流程标准化,纳入日常巡检。”
他点点头:“嗯。保持住。这股较真劲头,就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回去抓紧落实吧。”
回到办公室,天已经擦黑。小梁还在电脑前奋战着。
“孙姐,领导们怎么说?细则草案有什么具体方向吗?”他头也不回地问,手指还在键盘上飞舞着。
“方向很明确:从严,从实。”我放下笔记本,“所有供应商的股权结构穿透审查要到底,遇到离岸注册的,必须提供最终受益人无争议证明”
“强化对外部认证资质的动态监控,建立与发证机构的直接核查通道,不能只看纸质证书。”
“把卫星影像、用电数据等公开信息源核查作为前置步骤。你先拟个初稿,明天上午我们碰一下。”
“明白!这套组合拳下去,看那些牛鬼蛇神还怎么藏。”他显得干劲十足。
“对了,孙姐,刚才后勤通知,明天开始给咱们中心开通一条外部信息查询专线带宽,优先保障我们的合规网络爬虫和数据比对任务。”
“太好了,这能大大提高效率。”我拿起包,“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明天任务更重。”
“我把这份名单初步筛完就走。”他头也不抬,“得把被那皮包公司污染过的‘亲戚’们都揪出来。”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过了一遍今天的每一个环节,确认没有疏漏。
对方的确狡猾,但我们拆招更快。新的规程正在催生,我们的防线又在这次交锋中向前推进了一小步。
苍穹之下,较量从未停止。但只要我们守好自己的线,再精密的戏法,也终会露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