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那句“富贵险中求”还音犹在耳。
工位上,那份飞腾精密的进度报表静静躺着,陈主任已经离开。
电脑右下角,加密通讯图标闪烁。
张薇的消息弹出来:记录收到,鱼线收紧。十分钟后,三号保密会议室。
“收到。”我敲下回复,迅速将报表上飞腾精密延迟的节点标红,邮件发给李工催进度。
工作不能停,该盯的还得盯。走向厂区深处那个需要双重门禁,且做了防窃听的保密会议室。
厚重的隔音门滑开,陈国强主任已经到了,此刻背对着门,站在巨大的防窥玻璃窗前。
张薇也已经到了,表情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常。
“坐。”陈主任转过身,指了指会议桌旁的三把椅子。他自己没坐,双臂抱胸,眉头紧锁。
我刚坐下,张薇便开口,“他咬钩了,很急。要‘鹰眼’的具体参数或瓶颈细节,甚至提出降门槛,会议录音或手写要点都行。”
她看向我,“你最后表现的恐惧和犹豫,强调保密形势,要求找‘不沾手’的机会,时机卡得刚好。”
“这符合一个被利益诱惑又极度害怕的可被说服人员的心理画像。他们会认为你在剧烈挣扎,但突破口就在眼前。”
“胃口不小。”陈主任哼了一声,目光扫过我。
“录音?手写?算盘打得精!说明他们既贪心又谨慎,怕你暴露太快。”
“那我接下来……”我看向张薇,王海电话里那股急切的贪婪感,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着我的神经。
“给他们下饵!”张薇眼中寒光一闪,“但不是真饵。我们要做一份‘钡餐’,让他们吞下去,原形毕露!”
“‘钡餐’?”这词儿听着有点怪。
“对。”张薇身体微微前倾,“一种吞下去能让看不见的轮廓显形。我们要给他们一个精心设计的假瓶颈!”
“一个足够诱人、看起来像是‘鹰眼’项目真正命门所在的假痛点!”
“让他们把资源、注意力、甚至潜伏的鼹鼠,都砸在这上面暴露出来!”
“具体怎么做?”陈主任追问,也转向张薇。
“孙琳。”张薇的目光锁定我,“下次接触,不管是他找你,还是我们设定的‘时机’到了你找他,你需要‘铤而走险’一次。”
“告诉他,‘鹰眼’项目确实遇到的大坎儿,卡在一种代号为‘CZ-7’的特殊结构材料上!”
“‘CZ-7’?”我默念这个代号。
“对!”张薇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节奏感。
“你就说,这种材料是保证‘鹰眼’在高超音速下稳定性的核心命脉!”
“但它在低温环境的工况下疲劳性能极不稳定!”
“相关的地面模拟测试,数据总是在一个关键参数,Y-3系数附近,发生剧烈波动甚至崩溃!”
“项目组为了这个,焦头烂额,进度严重拖后腿!”
“编得像真的?”我忍不住问,“材料名称、低温性能、Y-3系数……这些细节,万一他们真懂行……”
“放心。”保密会议室的门再一次无声滑开,赵志远工程师快步走进来,反手关紧门。
他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眼神却异常锐利。
“‘CZ-7’是我们几年前一个淘汰方案的废弃材料代号,在公开的行业期刊和某些过期专利里零星提过,背景干净,早就弃用了。”
“至于低温性能不稳定和Y-3系数……”赵工走到桌边,双手撑在桌面上。
“这是我根据材料学基本原理,反向推导出的一个‘合理缺陷陷阱’!”
“听起来很专业,很致命,对吧?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的项目,材料体系完全不同,抗低温性能恰恰是强项!”
“Y-3系数?在我们现在的设计里,它根本就不是什么关键指标!”
张薇立刻接上:“他们要具体数据,你就说核心数据你级别不够接触不到。”
“但你在整理项目协调会的会议记录时,多次听到工程师们激烈争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