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上周的外协厂资质复核报告归档,办公室的电话就响起来。
屏幕上跳动的邮件提醒还有七八封没看,多半又是催进度或者要协调的琐事。
“技术支援中心,孙琳。”我抓起听筒。
“孙琳,张薇。”电话那头的声音压得很低,“立刻来审计组,我临时办公室,就现在。别带任何东西,锁好你电脑。”
“张队?”我心里暗想,这语气不对劲。
张薇是国安的人,在我们这儿有间以审计为名且不起眼的临时办公室。除非有大事,不然不会这么直接的叫我过去。
“出什么事了?”我按捺不住问道。
“来了再说,快!”电话啪地挂断了。
我立刻起身,飞快地锁屏、拔下加密U盘锁进抽屉,动作几乎成了肌肉记忆。
陈主任开会去了,只能给他内线留了个言:“张队紧急召见,事由不明,已锁屏锁柜。”
推开张薇那间位于三楼角落、没有任何标识的房门,窗帘紧闭,只开了一盏台灯。
张薇坐眉头紧锁着,她对面还坐着个年轻小伙子,穿着普通的夹克,手指飞快地在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上敲击着。
“孙琳,坐。”张薇下巴朝空椅子点了点,“这是小杨。”
小杨头也没抬,含糊地“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
“宏达那边。”张薇直接开门见山,“有动静了,动静不小。”
“具体?”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
小杨这时抬起头,把笔记本屏幕转向我和张薇。
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通讯记录和波形图,密密麻麻的数据看得人眼花。
“张队,目标清晰了。宏达的技术副总,李顺涛,李总。”
“一小时前,他用加密卫星电话,紧急联络了他在海外,名义上的那个侄子。”
“紧急联络?加密卫星电话?”我捕捉到关键点。
宏达这种级别的外协厂,副总日常业务联络用卫星电话?这本身就透着诡异。而且还是那种加密的。
“对。”小杨指着其中一段波形,“通话时间不长,但内容……我们破译了部分关键暗语。”
张薇身体微微前倾:“说重点。”
“‘病鹰需特效药’。”小杨一字一顿地念出来,手指敲了敲屏幕上的文字记录。
“李顺涛的原话是:‘病鹰状况不太好,急需特效药,剂量要加大。’”
“‘病鹰’……”我喃喃重复,“是指‘鹰眼项目’?”
这个代号,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是我们技术支援中心配合张薇,精心设计并“泄露”给王海背后势力的一个诱饵项目。
一个看似关键、实则半真半假的烟雾弹,用来吊出深藏不露的“大鱼”。
没想到,宏达的李副总……咬钩了?还这么急?
“八九不离十!”张薇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只有怒意和终于抓住狐狸尾巴的狠厉。
“‘特效药’?‘加大剂量’?好啊,看来这‘病鹰’让他们很着急嘛!”
“急着要我们‘鹰眼项目’的核心数据呢!”
她站起身,气场迫人。“李顺涛这条线,之前就隐隐约约。现在,他主动跳出来,用这么直白的暗语联系海外关系人,说明什么?”
她停下来,目光紧盯着我,“说明宏达内部,或者说宏达背后那条线,已经急了!”
“他们可能遇到了瓶颈,或者承受了巨大压力,急需拿到‘鹰眼’的东西,哪怕风险再高也要铤而走险!”
我点点头,宏达……如果李顺涛有问题,那宏达外包我们系统的相关服务……我不敢深想。“张队,那我们现在?”
“密切监控!宏达,李顺涛,他那个海外的‘侄子’,还有你那个老同学王海!一个都不能放松!”张薇斩钉截铁。
“小杨,你这边,24小时盯死通讯异常,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报告!孙琳。”她转向我,语速极快。
“你们中心,配合信息科,立刻启动对宏达近半年,不,近一年所有经手项目进行交叉复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