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我正埋头整理上个月的项目协调会纪要,电脑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新邮件提示。
发件人:陈国强主任。标题:【紧急】项目人员名单确认(涉密)。
陈主任?他平时要名单,要么直接电话,要么亲自到我工位,言简意赅:“小孙,项目的参与人员名单,半小时后放我桌上。”
什么时候也不应该是发邮件催了?还是“紧急”、“涉密”这种的?
点开邮件。
发件人:陈国强gguoqiang@bfa.
收件人:孙琳sunl@bfa.
主题:【紧急】项目人员名单确认(涉密)
孙琳:
因上级单位临时审计要求,需即刻汇总“苍鹰-7”(代号)项目全体核心研发人员及关键外协单位联络人的详细名单(含姓名、工号
身份证号后四位、所属部门
单位、联系电话)。
特别注意:
1.名单范围包括北峰航空内部所有涉密等级在三级及以上人员。
2.外协单位名单需包含其在本项目中的具体职责说明。
3.此信息为涉密内容,请务必于今日下午15:00前整理完毕,并通过邮件附件形式加密后发送至我邮箱。
收到请立即处理,不得延误!
陈国强
技术支援中心主任
2016年5月26日
手停在鼠标上,没动。一股说不出的别扭感油然而生。
不对劲。
陈主任最烦这种“全体”、“详细”名单。
他总说:“名单?要那么全干嘛?知道关键节点是谁就行!搞那么详细,丢了算谁的?”
所以每次要人,都是精准到具体岗位或任务环节。
“苍鹰-7”?这是我们内部对那个新型导引头项目的代号没错。
但……“核心研发人员”和“关键外协联络人”?还分得这么开?平时统称“项目相关人员”就完了。
而且,要身份证号后四位+电话?陈主任管这叫“涉密信息”?
这不是他平时最忌讳往外发的东西吗?他自己手机里存的同事号码,名字后面最多跟个部门缩写。
“通过邮件附件形式加密后发送”?
陈主任对涉密信息的传递,口头禅是:
“能当面说绝不打电话,能打电话绝不发文字,能发内网绝不走外网,能走机要通道绝不碰普通邮箱!”
这种级别的名单,按流程,要么他派人来取,要么我送去他办公室,他亲自用内网专线系统上报。
直接邮件附件?加密了也不行!这是踩了安全的红线。
另外这语气,太急了。“即刻”、“务必”、“不得延误”!
陈主任催的是凶了点儿,但通常是:“孙琳,活儿紧,抓点紧!”
这种公事公办、带着点官僚腔的“务必”、“不得延误”,不像他。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发件人地址。
gguoqiang@bfa.。乍一看没错,是我们公司的邮箱。
但……我记得清清楚楚,陈主任的邮箱是gq@bfa.!
他是“国强陈”,拼音缩写是G.Q.!入职时信息表上就这么写的,内部通讯录里也这么排的!
这个gguoqiang,拼的是“陈国强”的全拼?谁会用全名拼音当邮箱前缀?不嫌长吗?而且,我们系统里根本不允许这样注册!
心里是一种发现陷阱的警觉。
这不是陈主任,这是个套。
我深吸一口气,没回复邮件。直接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陈主任办公室。
“嘟…嘟…喂,小孙?”陈主任声音传过来。
“主任,您刚给我发邮件,要‘苍鹰-7’项目的全体核心人员和关键外协联络人详细名单?”
“还要带身份证后四位和电话?下午三点前邮件附件发给您?”
电话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