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引经据典,文采斐然,却又以最朴实的语言,将李知安的功德一一道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士林哗然。
紧接着,就在民间谣言愈演愈烈,甚至开始有人偷偷议论皇后腹中龙胎是否真的“不祥”之时,一股更大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京城。
万宝商行旗下所有的米粮铺,同时挂出了“贺皇后有喜,施粥半月”的牌子。
一时间,京城内外,数十个施粥点同时开张,热气腾腾的米粥,让无数贫苦百姓感受到了最实在的温暖。
不仅如此,李知安早前开设的几家惠民医堂,也宣布在庆贺期间,所有诊费全免,药费减半。
一时间,医堂门前排起了长龙。
那些曾经在茶楼里听信了谣言,对皇后颇有微词的百姓,此刻正端着一碗救命的粥,或者拿着几包廉价的药,脸上的表情复杂无比。
“他娘的,还说皇后娘娘德不配位,要是没她,咱们这些穷哈哈,病了除了等死还能干嘛?”一个汉子大声嚷嚷。
“就是!我儿子就在民学监里念书,不花一个子儿!谁敢说皇后娘娘不好,我第一个跟他急!”
“那些说书的,我看就是收了黑心钱,故意编排咱们的活菩萨!该抓起来千刀万剐!”
舆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彻底反转。
“德不配位”的谣言,在“施粥赠药”的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百姓们自发地抵制那些传播谣言的说书人,甚至有几家茶楼因为继续说这些浑话,被愤怒的百姓砸了场子。
京城内外,对皇后的称颂之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人们不再叫她皇后娘娘,而是亲切地称她为“大善人”、“活菩萨”。
凤仪宫内,李知安听着春夏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外面的情况,只是淡然一笑。
齐逾坐在她身旁,为她剥着一只橘子,眼中满是温柔的赞许。
“知安,你这一招‘釜底抽薪’,比朕的千军万马还要管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陛下不是比我更懂么?”李知安接过他递来的橘瓣,放入口中,酸甜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
她看着齐逾,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那些被抓的西昭细作,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齐逾的脸色冷了下来。
“主谋已经抓到了,就是那个叫‘松竹客’的书生。凌云还在审,朕倒想看看,西昭的探子骨头有多硬。”
乾清宫的暖炉烧得正旺,橘皮在炭火上发出细微的噼啪声,香气弥漫。
齐逾将最后一瓣橘肉喂到李知安嘴边,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的唇角。
“审问的事情,有凌云在,你别操心。”.
“西昭国师费了这么大功夫,派人潜伏数年,只为了几句谣言?”李知安轻轻摇头,显然不信。
“自然不止。”齐逾的声线沉了几分,“松竹客的嘴硬得很,不过凌云有的是法子。朕猜,他们是想借着你有孕之事,动摇国本,最好能让你我之间生出嫌隙。”
李知安垂眸,抚上自己已微微隆起的小腹。
“他们倒是会挑时候。”
“所以朕才更要让他们看看,朕的皇后,是何等人物。”齐逾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
正在这时,凌风在殿外通传。
“陛下,娘娘,四方馆的苏迪娜公主求见。”
李知安与齐逾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自上次宫宴后,苏迪娜便一直安分地待在四方馆,除了偶尔递牌子请安,几乎没什么动静。
“让她进来吧。”齐逾发话。
片刻后,苏迪娜穿着一身淡紫色的大安宫装,款款走入。
她比初来时清瘦了些,但眉宇间的英气未减,反而多了一份沉静。
“苏迪娜,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她行了一个标准的大安礼节。
“公主免礼,赐座。”
苏迪娜谢恩后,却没有坐下,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卷卷好的宣纸,双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