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风言风语(1 / 2)

与此同时,东宫之内,气氛却是一片肃杀。

行云带回来的消息,证实了齐逾的猜测。

“殿下,三皇子府的采买单上,确实多了一味‘雪顶红’,此物多产于南疆,本身无毒,但若是与‘龙涎香’混合,便会生成一种能乱人心智的迷香。”

齐逾把玩着手中的一枚白玉棋子,面色冷峻。

“他倒是舍得下本钱。”

凌风在一旁急得团团转:“殿下,那诗会就在三日后,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县主去冒险啊!要不属下带人,直接把那诗会搅黄了?”

“胡闹。”齐逾斥了一句,“你现在去搅黄了,齐遥只会更加警惕,下一次,他会用更隐蔽的手段,更周密的陷阱。我们千日防贼,总有疏漏之时。”

行云也赞同:“凌风,你冷静点。殿下的意思是,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毕其功于一役。”

齐逾将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没错,他既然搭好了台子,我们便陪他唱一出好戏。”他看向凌风,“影卫在三皇子府周围的布控,绝不能有任何松懈。诗会那日,我要你的人混进府中做杂役,盯紧后厨和所有上菜的路线。”

“是!”

他又转向行云:“你去一趟宗正寺,就说孤近日偶感风寒,想请德高望重的敬亲王叔来东宫叙话,顺便替孤看看风水。时间,就定在三日后申时。”

行云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敬亲王是宗室里辈分最高、性情最是刚正不阿的一位老王爷,最重皇家颜面,也最是厌恶此等腌臢手段。

若让他亲眼撞见三皇子设计谋害县主的场面,那后果……

“殿下高明!”行云心悦诚服。

“还有,”齐逾补充道,“去查查三皇子府后花园那处临水亭榭附近的院落,哪一间的风水最好,视野最开阔,最适合……‘静养’。”

他特意加重了“静养”二字,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

凌风和行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与狠厉。

这一次,定要让三皇子偷鸡不成蚀把米,彻底栽个大跟头!

两日后,民学监。

李知安正在巡视学童们的课业,朗朗的读书声在院中回荡。

走到一处角落,却听见一阵压抑的争吵声。

“高笠!你又抢我的书!”越秀涨红了脸,死死地拽着自己的书本,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高笠比他高了半个头,一脸蛮横:“我就是看看怎么了?你一个泥腿子,也配读圣贤书?要不是县主心善,你连进这个门的资格都没有!”

周围几个家境稍好的学童也跟着起哄。

“就是,别给脸不要脸。”

“赶紧松手,弄坏了高公子的衣服,你赔得起吗?”

李知安的脸色沉了下来。

她缓步走过去,并未出声,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原本喧闹的角落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孩子都吓得噤若寒蝉。

高笠一回头,看到李知安,脸上的嚣张气焰顿时消散,有些心虚地松开了手。

“县……县主。”

李知安没有看他,而是弯腰扶起险些摔倒的越秀,替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又将那本被抓得皱巴巴的书抚平。

“书是用来做什么的?”她轻声问越秀。

越秀怯生生地答:“是……是用来明事理,长知识的。”

“说得好。”李知安赞许地点点头,这才将视线转向高笠,“那你告诉我,你从书里学到了什么?是恃强凌弱,还是结党营私?”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高笠的头垂得更低了,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我开办民学监,是为了让你们无论出身贵贱,都有一个公平求学的机会。但公平,不是纵容。”李知安的声音冷了几分,“高笠,你仗着自己家境优渥,屡次欺凌同窗,可见《论语》你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罚你将《礼记·学记》抄写五十遍,明日清晨交给我。若再有下次,便不必再来

最新小说: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大乾边关一小卒 夺春情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他说不爱,婚后却沦陷了 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