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语带着笑意,却如同一根针,精准地刺向林逸舟最核心的秘密——他那超前六十年的知识来源。林逸舟心中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再次搬出“家传古籍”和“个人领悟”的说辞敷衍过去。
墨渊笑了笑,未再深究,但那眼神分明写着“不信”。
就在这时,他身后一名穿着旗袍、容貌清秀的女助手,捧着一个紫檀木长盒走上前。墨渊亲手打开盒盖,里面衬着明黄色的丝绸,躺着一支玉簪。簪身是上等的羊脂白玉,温润无瑕,簪头雕琢成简约的云纹,线条流畅古拙,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更奇特的是,那玉簪周身似乎萦绕着一层极其微弱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柔和光晕,散发着一股令人心静的安宁气息。
“初次见面,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墨渊将木盒递向清微,目光专注地看着她,“此簪乃我偶然所得,应是前朝旧物,久蕴灵性,与清女士的气质颇为相合,还望笑纳。”
这礼物太不寻常了!不仅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它上面蕴含着真实的、可感知的“灵气”!这绝非现代仿品所能及,甚至比超管局那件需要净化的玉璧更加纯粹、温和。
清微的目光落在玉簪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她并未推辞,也没有表现出过多欣喜,只是平静地接过,淡淡道:“多谢。”
她甚至没有多看墨渊一眼,注意力似乎完全被玉簪本身吸引,指尖轻轻拂过簪身,感受着那微弱的灵气流动。
墨渊见她收下,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仿佛达成了某个重要的目标。他再次向林逸舟点头致意,便带着随从优雅地转身离去,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
林逸舟看着清微手中的玉簪,又看向墨渊消失的方向,心情沉重。墨渊的出现,和他这份“恰到好处”的厚礼,都明确地传递出一个信息:他了解清微的价值,并且志在必得。这场交锋,才刚刚开始。而清微对那支玉簪异乎寻常的关注,也让他心中莫名地泛起一丝不安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