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俗人一个,见钱眼开g……给自己攒点装修款。
想了想,冷端却没有及时找到形容贾珠的词句,只能这么说:“看着不算雀跃,也不见欣喜。
眉宇间的忧心忡忡也是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贾珠也是心里有话但说不出:“你就当这是我初次离家的不适应吧。
毕竟在外头就是离了父母至亲了。”
“你就是因为这个才这样?可别优柔寡断的像个姑娘家的!”
冷端照着贾珠的肩膀,在上面锤了一下。
冷端毕竟只是个货真价实的孩子,加上男孩儿粗心,自然是贾珠说什么,他也就信什么的了。
冷端舒展下自己的手臂,做出一个伸展动作:“好男儿志在四方,可别局限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咱们下江南,到时候是会走水路的。
江阔云低,一望无际,那么看来,你只会觉得自己不过是天地间的一粟,心胸也会由此变得分外宽广。”
冷端说着自己之前去江南求学时的见闻,想用自己的方法开导开导贾珠。
这番好意,贾珠自然心领,虽然他知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
贾珠一行人是跟着冷家的队伍出行的。
他同冷端待在一处,从各方面待遇上看,同冷家的少爷没什么分别。
既是走水路的,一行人到了通州就得弃车登船。
通州是大运河,港口繁华,人流熙熙攘攘。
“少爷们可注意点,这儿人多,走丢了就难得找到了。
到时候点到了,误了船点可是不等人的。”
有大人如此对着贾珠和冷端嘱咐着,也有那么点吓唬的味道在里面。
男孩子自然是要糙着些养的。
而且这出门在外的自然不会像姑娘家一样,生怕被人看去了。
再说贾珠和冷端也到了该懂事的年纪,也不容易被拍花子的哄去,因过分拘束着并没有好处,大人们也随着他们两个在码头上乱逛。
反正有那么些家人护卫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世上总是穷人居多,这码头上虽说有走南闯北的富商。
可搬东西的苦力还是更多些。
两个男孩儿感叹了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后,又散去了好些银钱。
不过这码头上看着可怜的人多得去了。
他们两个也没办法帮助到所有人。
因而逛着逛着,冷端就率先失去了兴致。
他挥手招来自家的一个下人,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为何还不见通知登船。
按道理,家里的船已经是早些时候就安排好了的。
这会子应该是正在码头上等着的才对。
为何如此拖拖拉拉的还不见动静。”
说到最后,冷端也动了火气,有点训斥的意味在言语里:“这都是办的什么鬼事儿呀!”
跟在后头的小厮唯唯诺诺的,但也能力有限,说不清楚是个什么缘由。
自家少爷发了火,虽还不至于引来冷家的老爷太太,可有头有脸的管事还是会出面问个青红皂白的。
若是下头的人做得不对,管事们也逃不开责罚。
问明白情况,那打头的管事对冷端说:“还请端哥儿见谅则个。
这登舟的时候确实是耽误了。
不过是老爷同人商量好了的。
哥儿还是耐心等等吧。”
冷端的好奇也是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替开口问道:“老爷同人商量了些什么?”
“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只是出门在外,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的事情罢了。”
管事解释说,“今儿有个从江南回京述职的官员家的船入港。
只是这码头的船位有限,又早早被人定下了。
所以他们家的船迟迟不能上岸。
他们一家子里有老有小,老人还晕船不适。
所以派人来同咱们家打了个商量。
咱老爷尊老爱幼,所以咱们家船正腾出位置,让他们家船先行上岸。”
“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船。”
冷端唠叨了句吧,“既是家里有晕船的老人,那走什么劳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