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字时,背景空调噪音都会出现0.2秒的规律性中断。
像是某种信号掩护。
小陆皱眉重放音频波形图,发现那0.2秒的静默并非自然停顿,而是被精确裁剪过的“空白窗口”,足以嵌入一段加密声频。
“这不是录音……是传输。”他喃喃道,“他们在用悲痛当信道。”
苏明玥站在屏幕前,眼神渐渐冷冽如霜。
原来如此。
他们不只是操控舆论,他们在建立一个以痛苦为载体的情绪网络。
每一次播放,都是信号发射;每一次共情,都是节点激活。
而她,曾无意中成了他们的中继站。
但她很快意识到另一件事——既然能被植入,就能被反向追踪。
既然他们敢用真实悲剧做武器,那就让她把这场戏,演得更真一点。
她转身走出分析室,步伐坚定,没有回头。
走廊尽头,顾承宇靠墙而立,手中握着一份刚刚截获的情报:厉知行已秘密联络两名境外心理操控专家,准备启动“情感逆噬计划”,目标直指她的精神稳定性。
“你打算怎么办?”他问。
苏明玥停下脚步,唇边浮起一抹近乎锋利的笑。
“让他们继续演。”她说,“我会给他们一个舞台。”
灯光斜照在她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隐于阴影。
没有人知道她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风暴尚未到来,真正的对决,才刚刚开始。
第151章眼泪照镜子(续)
苏明玥站在《听见沉默》第二期录制现场的控制室里,玻璃墙外是一间被柔光灯包裹的录音舱。
三位“控诉者”已就位,那位捧着相框的母亲坐在中央,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神情哀戚得近乎完美。
她没化妆,却每一滴眼泪都落在镜头最合适的光区;她声音颤抖,可语调起伏如经专业训练的情感剧本。
悲伤像一件合身的戏服,穿得毫无破绽——除了在【商业直觉】的感知下,那层情绪之下,空无一物。
苏明玥闭了闭眼,缓缓戴上监听耳机。
电流般的刺痛从太阳穴一闪而过——这是金手指启动的征兆。
她深吸一口气,压住脑中翻涌的杂音,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舱内传来的声音上。
第一位“母亲”开始讲述:“我儿子……才二十三岁,他借了五万助学贷,催收电话天天打到家里……那天晚上,他跳了楼。”
她的声音哽咽,呼吸急促,眼角滑下一滴泪珠,在柔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弹幕测试机位上的助理正准备开启模拟直播预热,却被顾承宇抬手制止。
“等等。”他盯着苏明玥的侧脸,“她在等什么?”
答案很快揭晓。
当那位“母亲”第三次说出“我们走投无路”时,苏明玥瞳孔微缩——那一瞬,她捕捉到了一丝极细微的情绪断层。
就像精密钟表里某个齿轮错位了0.1秒,普通人无法察觉,但对她而言,却是整座大厦倾斜的第一道裂痕。
悲伤不是爆发的,是铺陈的。
真正的痛苦往往混乱、失控、语无伦次。
而眼前这场悲情独白,节奏工整得如同排练过上百遍。
“小陆。”她低声开口,“频谱剥离,背景音三级降噪,重点扫描0.2秒空白窗口。”
“收到。”音频工程师迅速操作,屏幕上波形图剧烈跳动,几秒后,一段隐藏信号被成功提取。
“低频脑波诱导音……频率13.7赫兹,与‘哭灵人’项目使用的完全一致!”小陆声音发紧,“而且……这段音频还嵌入了轻微的语音指令,像是在同步某种心理定定程序。”
许昭宁盯着数据屏,冷笑出声:“他们在用共情当木马,把操控代码藏进哭泣的间隙里。”
苏明玥摘下耳机,指尖轻轻摩挲耳廓——那是过度使用【商业直觉】后的惯性反应,太阳穴隐隐作痛,但她眼神愈发清冽。
证据确凿了。
但她没有立刻曝光。
因为她要的不是反击,是反杀。
两天后,一场名为《谁在替死者说话?
》的线上“真相听证会”悄然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