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他随即打开徐晞的遗折。
从徐晞的遗折的内容来看,根本称不上是遗折,只是一句带过自己不久人世的话,也没有要朝廷安排子女之类。
主要说的是一件事情。
那就是兵部与户部之间,关于驰道所有权的管辖问题。
在修建边墙的过程之中,徐晞敏锐的感受到了驰道的好处,户部用来转运粮草。
徐晞也用来转运其他各种物资。
虽然仅仅完工了一条北京城到宣府的路线,而且因为用的频繁,很多地段的木制轨道,要频频更换,增加了成本。
但是不管怎么算,都比之前的运输方式节省太多了。
当时徐晞就上奏想要将驰道的管辖建造维护的权力,从户部调到兵部。
因为兵部有一项职能,是管理驿道的。
大明遍布天下的驿道驿站网络,名义上是归属兵部管理了。
有这先例,将驰道归属于兵部管辖,合到兵部下属驾部之中。
也算是合情合理方便管理。
兵部再去争太仆寺的马,就简单多了。
这个议题,朝廷之中争论了很久了。
徐晞连遗折都在说这件事情。
让朱祁镇深刻的感觉到,这一件事情不理顺了,恐怕影响朝廷运转了。
徐晞的遗折,或许是理清这一件事情的一个契机。
不过,这一件事情还要放一放。
而今兵部尚书空缺,朱祁镇对瓦剌的一切军事行动,都必须暂停一段时间,或许一个月,或许两个月。
朱祁镇想打仗,是想打胜仗,决计不会想打败仗。
故而这个时候,还是想放一放瓦剌的事情吧。
朱祁镇说道:“传令给昌平侯杨洪,让严守边墙,不许瓦剌骑兵南下,至于瓦剌使团,只要向朝廷报备的,就放了吧。”
“重申朝廷禁令,决计不能超过千人。”
“陛下英明。”
张辅说道。
朱祁镇说道:“朕知道,好饭不怕晚,只是徐晞却是可惜了。
来人,派人去徐尚书家中祭奠,并赏赐家属,一切从仪。”
对一个尚书该怎么祭奠,宫中都是有规矩的。
朱祁镇不用多说话了。
只要交代下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