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有私仇也,臣不敢因私而害公,然王振用事以来,千百倍荼毒于臣者,不可计数也。”
“臣知道,陛下与王振亲厚,然陛下乃是天下之陛下,江山乃列祖列宗之江山,陛下当爱天下,不爱一人。”
“陛下爱王振,而不爱天下百姓,却不知道,他日有事,王振可为陛下御敌乎?王振可为陛下理政乎?”
“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勿念臣之伤势,如果能令王振伏法,臣即便与王振同死,也甘之如饴。”
朱祁镇听了,心中感叹,暗道:“王振啊王振,朕该如何保你一条性命。”
王振当初陪着朱祁镇走过了最困难的一段路。
朱祁镇心中依然想保王振一条命。
他安慰李时勉说道:“李先生暂且休息,王振之事,朕会处理的。”
随即不去看李时勉的惨状,就带着人回宫了。
还没有回到宫中,王振已经到了。
王振向朱祁镇行礼,朱祁镇看都没有看一眼,径直拔马而去。
后面大队人马鱼贯而过,唯有王振跪在道路中间,一动也不敢动。
此刻王振心中冰冷无比,这样的待遇,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他之前不好的预感,此刻似乎变成了现实。
一时间王振冷汗直流,却不知道该如何挽回局面。
朱祁镇回到宫中,传旨下去,今日疲惫,所有事务明日再处理。
就回到后宫之后,去见钱皇后,皇太后与朱见濬了。
京城中似乎一下变得安静起来。
其实谁都知道,这一件事情,并不会因为朱祁镇的到来而结束,恰恰相反,会因为朱祁镇回来,而达到高潮。
胜负就在明日了。
深夜,朱祁镇还没有睡觉。
对于这样的局势变化,朱祁镇也是很清楚的。
之前他在外面,听到的消息都不是第一手的,对这一件普普通通的细作案,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朱祁镇也是不大明白。
而今他读了半夜,此刻终于明白了。
朱祁镇将这折子砸在桌子上,叹息一声,说道:“王振啊王振,弄了半天,你连对手是谁都不清楚。”
虽然朱祁镇还缺少相关的证据链,但是政治是不需要这东西,只需自由心证就行了。
朱祁镇就已经锁定了这一次出手的人,就是杨溥。
杨溥恰如其分病倒,达成两个效果,一是将事情的影响力再次扩大了,二是让文官失去了组织核心。
一时间对王振的攻击,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王振本身来说,却是不痛不痒的。
真正感到痛痒的是朱祁镇。
想想就知道,朝廷所有人都不去做事了,都去刷声望了。
作为皇帝心中会有多绝望。
是天下没有事情吗?
不是,大明天下从来不缺少事情。
比如崖州千户就出了一件事情,这位海南岛上的千户不知道做了什么事情,激起了民变。
朱祁镇已经下令安远侯柳溥去镇压了。
柳溥一直在广西打打停停的。
虽然朱祁镇也知道,所谓广西的战事,已经将这些瑶人逼进大山之中了,是山中大军行动不便,才留下这样一个尾巴。
但是朱祁镇依旧觉得不舒服,因为山云镇守广西的时候,可以一手软一手硬,打得了硬仗,又能怀柔。
想想就知道,连官军都进不了的大山,山中的生活质量又会是怎么样的。
但是柳溥打得了硬仗,但是却软不下来,军纪太差了,以至于瑶民,宁可死在深山之中,也要与柳溥打到底。
不过总体来说,广西的战事不大,广西地方就足以镇压,一些小乱子而已,朱祁镇也就不多用心了。
除此之外,各地旱情了。
河北水利完善了不少,但是河南,山东,两淮,却未必了。
总是有灾情的,朱祁镇也都习惯了。
大明朝廷那一年没有灾情,朱祁镇反而不习惯了。
更不要说,九边的情况。
朱祁镇预备加固长城。
还有增加延安府的守备人马,海西筑城情况如何?
朱祁镇一想起了,就是一脑门子事情。
你们这些大臣居然要闹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