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其他类型 > 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探街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探街(1 / 2)

“熟手一天只能绩一两多麻线。”

郑雅丽在本子上写道:“我和外婆两人合作,一天都绩不到一两,还腰酸背疼得厉害,这钱,不好赚。”

好吧,账确实很好算,钱也是真的不好赚。

杜红英感觉自己有时候确实有点忘本,总喜欢想当然。

“妈妈,我也想买。”

郑雅丽又写道。

“先看看,探探行情,回头要买的时候可以找小罗的家人帮忙。”

这孩子,想干啥就干啥?

没见人家买主都头顶大矿灯,肩膀上扛着编织袋,一只手拎着一杆秤,胸前还挂着钱包。

自己婆媳俩主打的是看热闹,啥工具都没带,怎么买?

买了装哪儿呢?

最主要的是还缺乏经验。

“好事不在忙上,不急。”

郑雅丽点头。

婆媳俩纯属参观,看这半条街站着卖麻线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果然如小罗所言: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没舍得放下这门手艺。

“你这个人才怪呢,你不要就不要,还要来翻我的麻线,翻得这么乱,让我卖给谁?”

街边又有人在大声吵。

“我不翻怎么看得出你中间吹了水呢,这么湿,买回去就得沤坏,真是的,一大把年纪了还贪这种小便宜,我们收麻线的也不能被你当成冤大头来整。”

“你乱说,我们出门早,就是扯了点露水……”

“大娘,说谎也要打个草稿,扯露水是表面,你这麻线里面的芯子都是润的……”

两人吵得很厉害,旁边的人却是一声不吭。

“你外婆说过,有些人就会往麻团中间吹水,增加重量。”

郑雅丽不解的看向杜红英,杜红英在本子上写下:“在外面吹点水也很正常,主要是能保持外观整齐光滑……”

“果然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潜规则。”

郑雅丽写道:“这里面水也深,看来我还得多学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确实各行有各行的猫腻。

半夜起来看“鬼市”

确实能看到一些内在的东西。

这半条街充斥着最多的就是这种抗议和吵闹。

也有相互问候的。

“李大嫂,今天卖了多少?”

“哎呀,能卖多少啊,又要管家里,还要给孙孙煮饭,每天都没有时间干,我这一月才绩了半斤。”

“你卖成多少?”

“十块钱一两,嫌弃我绩得粗,我现在眼睛不好,划细了看不清楚。”

“就是啊,我也是眼睛不好了,盯久一点眼睛都要模糊。”

“哎,我儿子儿媳喊我不要绩了,说是给我们寄钱回来,一年半载的寄个百块钱回来够用啥啊?娃娃一会儿又要交书本费了,一会儿又要买点农药化肥……”

“可不,不管多多少少嘛,几点麻线卖了买点油盐也好。”

“就是这个理,自己辛苦点干一点活儿,卖了当零用钱,当真手板心向上,啥都指望年轻的人拿,搁得高得很。”

“年轻的在外打点工也不容易,要租房要生活,回来还要路费,我儿子媳妇都有两年没回了。”

“一样的,上次写信说看过年能不能回来。”

……

真正的市井烟火大约就是她们嘴里这样吧。

这个小镇和通安村那边的镇子完全不一样。

小罗说他们这儿的年轻人十有八九都出门打工去了。

不像通安村那边,十有八九的年轻人是在本县做工,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每天都能回家。

通安村八成以上的民房已经由土墙灰瓦变成了红砖的两层小洋楼了,镇上也大变样,汽车摩托车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条街青石板路,老旧的木门板,还有木阁楼……保持着原风原貌,看起来很舒服,听起来却是落后和贫瘠。

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这半条街并不长,总共一百来米,婆媳俩很快就看完了。

街尾的铺子里传来了肉香味儿,这是一个小面馆,香味是炒的肉臊子,婆媳俩相视一眼抬脚就往里走。

是的,她们饿了!

杜红英看看手表,凌晨

最新小说: 精灵入侵,我直播旅行振兴道馆 海贼:名师凯多,在线教学 我活到了诸天尽头 摊牌了,绯闻男友其实是世界冠军 顶级尤物:京圈大佬齐聚修罗场 谁说没灵根就不能修炼的 四合院:谁说我要绝后? 穿越从恶人谷开始 荣耀神医奶爸 一人:龙虎山三巨头,吓蒙无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