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银狐 > 第四十二章 再见诸葛亮

第四十二章 再见诸葛亮(2 / 3)

时候这本书是与《仓颉篇》齐名的儿童识字书,地位跟后来的《千字文》《三字经》一样。

宋忠听到他会背,顿时来了兴趣,抚须道:“那伱背两句听听。”

沈晨就背了几句。

宗族带的典籍都是字数特别少的书,这些儿童识字书自然也都带了,他启蒙的时候,就是由外公亲自教导。

后来外公病逝,将他推荐给了堂兄邓茂,邓茂十分惊奇宗族有四岁儿童能够认识这么多字,于是把家中其它典籍拿出来教授他,等到六岁的时候,邓茂邓洪这些长辈都已经没办法教他了。

听到沈晨真的会背,宋忠很也惊讶,又问道:“《仓颉篇》可会背?”

“也会。”

沈晨答道,说着又背了几句《仓颉篇》。

一旁的王粲赞赏道:“不错啊,才九岁就认识那么多字,看来教你大小篆也更容易。”

因为他认识隶书的《史籀篇》,所以即便不会小篆,但他却知道那是个什么字,即便是宋忠不教他,他一样能自己琢磨出来。

就好像你会背李白的《静夜思》,知道床前明月光,也一定会读小篆版的床前明月光,毕竟字还是那几个字,形式不同了,可字数、排序、断句一模一样,再笨也该知道哪个字是哪个字才对。

宋忠高兴道:“那倒是省事很多,来,我来教你第一个字。”

说罢把竹简摊开,开始教授小篆。

有会背隶书《史籀篇》的底子,沈晨进步果然神速,很快就学会了第一篇。

见他进步飞快,宋忠也很满意,教学速度也加快了几分。

而接下来的几日,宋忠也没有吝啬,每天带着沈晨翻箱倒柜拿书出来晒,同时开始教他大小篆书,不过七八日的功夫,沈晨就已经把大小篆书学得差不多。

只是在学完了《史籀篇》和《仓颉篇》之后,宋忠却没有教他新的文章,而是让他每日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把已经晒好的书帮他取过来。

又过了半个月,各类大小篆书体都已经滚瓜烂熟,也知道了宋忠摆在地上晒的书籍是哪些书,会读会写,进步也算是神速。

这一日因为下起了雨,总算有点空余时间。

没想到书院里的奴仆过来找他,说是他有客人,现在在中庭的厅堂内等他。

一开始以为是叔祖邓洪,但到了之后沈晨顿时惊喜不已。

居然是诸葛亮。

“兄长。”

“贤弟。”

两个人一见面就高兴地搂在了一起。

分开后沈晨上下打量,就看到诸葛亮穿着青色丝绸长袍,头上戴着儒巾,依旧丰神隽逸。

“兄长一年不见,长高了。”

沈晨比划了一下,自己才到诸葛亮的脖子处,矮了十多公分。

史书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将近一米九,乃是标准的山东大汉。

虽然现在还没到八尺,但如今也有七尺有余,才十四岁就比王粲还高了。

诸葛亮笑道:“你也长高了,还黑了点。”

沈晨翻着白眼道:“最近这一个月夫子老让我在太阳底下给他晒书,肯定会晒黑。”

两个人就坐在了厅内席上。

外面淅淅沥沥还下着雨,沈晨问道:“兄长怎么忽然来了。”

诸葛亮说道:“今年年初朱皓来了豫章,果然如你所料一样袁术没有来救,叔父就只好带着我们来了荆州,本来想去南阳找你,可叔父仕于刘荆州而无法出行,只好作罢。

前段时间听闻你来襄阳,本想来寻,但又怕你初入学院繁忙,今日下雨,我就过来了。”

沈晨看到诸葛亮身上有些地方淋湿了,略微埋怨道:“下次还是不要冒雨前来,万一患了风寒可好,我去给兄长找身合适的衣服换上吧。”

诸葛亮笑道:“无妨,待会就回去了,这次过来也是看看你。”

沈晨想了想道:“岘山书院藏书很多,兄长为何不入读呢?这样咱们每日在一起研究经文,岂不妙哉?”

诸葛亮就说道:“叔父与书院一些人不合。”

“这样啊。”

沈晨这才明白,难怪历史上没有记载诸葛亮在岘山书院读书,只记载了在诸葛玄死后,他就自己一个人在隆中耕作,每日与石韬、徐庶、孟建等人在一起,原来是这样原因

最新小说: 进贵族学校后发现还是坏人多 关于我穿到修仙界却想方设法上网 综影视:红妆肯为苍生计 萌学园:四季主宰 模拟:我的家境无限提升 我在七零当军嫂之穿越而来 在修真界种了三百年菜的我回来了 秦初白羽 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 隆庆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