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潜心反省,融会贯通
“最后,就是这府上的丫鬟平日都要读书识字,不读书识字,就不可以明事理,只能整日在后宅阴私里打转,时间久了,也难免生出些事端———”
说到这,贾琛看著眼前稍稍住的晴雯,就又是问道:“你可识得字吗”
“只认得几个—”
晴雯闻言,俏脸便是微红起来,低声应了一句。
她从小就是被买入赖府之中,做了赖老嬤嬤身边的丫鬟,之后虽是偶然被贾母看中,
得以进了贾府服侍,可一直来来去去学的都是针织女红,以及侯门公府服侍贵人的那套哪里文有什么机会与时间去认字,读书
这般时代,如黛玉,宝釵那般识字读书,通读经史的女子,终究也只是极少数罢了。
就连如今在荣府管著事务,显得好不威风的王熙凤,自己却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平日若有什么文书信件来了,还要让身旁识字的丫鬟来读,才能是知晓那信上写了些什么。
当然,如贾府这般侯门公府,府中丫鬟能识字的也不在少数,可晴雯自己不在此列就是了。
这时。
见晴雯这般说,贾琛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轻点头应道:“既如此,今后你就是先跟著香菱她识字吧。”
香菱经过他好几个月的调教,如今做诗虽还是显得有些磕磕绊绊,可识字读书,却已没有多大问题,至少字都已是差不多认全了。
香菱原本一直在旁默默啃著手中的馒头,听得津津有味,此时忽地听到贾琛点到自己,就也是忙擦了擦嘴,连忙应了一句。
“哦———.可是公子,我不过才是学了几个月,韵诗都还没作明白—”
“先教晴雯她识字便是,若对作诗有兴趣,平日也可来寻我就是了。”
“哦—明白了。”
另一边。
听到眼前看似憨厚老实的香菱不但认全了字,还会作什么诗,晴雯一时之间也有些惊,隨即心中就也不免想到了自己。
若自己也能认全了字,作些宝玉他们平日爱玩的诗的话。
似乎也不错
半月之后。
隨著秋老虎最后的余威散尽,整个天地便也是逐渐变得有些萧瑟起来,草木泛黄,风吹落叶,不知不觉间,竟也就已是到了秋天了。
这些日子里,贾琛虽也偶然出门应酬,但大多数时间里,都还是留在自家府中,开始细心准备起了来年会试。
会试一考,面对的乃是这天底下各地的举人,而能考上举人功名的,也自然不会是什么傻子,若是不提前早早做好准备,到时候想要脱颖而出,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之前便已说过,会试所考的內容与乡试无异,所以贾琛就也按著之前准备乡试的节奏细心温习起来,主要针对就还是策论一项。
上次乡试自己的几篇策论,听主考官郑嘉宇所说,似乎在改卷的诸房官之中引起了不小的爭论,以至於差点被评了一个“偏激狂放”,想来若不是得了郑嘉宇的另眼青睞,乡试想要上榜,应也就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如今贾琛重新温习功课,不免也就是审视起了这般教训。
为什么自己写的文章,会是出了这般问题呢
按理来说,他策论一项,大体依照都是依照晏平法子在走,而其人曾经又是中了经魁名次,若策论一项有差,哪里又是可能中这般高的名次
所以问题,其实也还是出在贾琛自己的身上,而经过数日的潜心思索与反省后,他也终於是总结出了几点问题。
一则,便是晏平的思路虽好,可那套法子说到底,终究还是晏平经过数十年寒窗苦读的感悟,以及自身学识,经验所总结出来的东西。
这种东西带有强烈的“自我性”,因为其中的种种思路,都是晏平自己所思所想,天然就是极为独特,若无相应的学识积累与感悟,进行融会贯通,到最后恐也只能学到些皮毛。
而贾琛自己呢
若是拋开前身不谈,学习儒学满打满算下来,还不到一年时间,他虽自认学习能力不差,可比起晏平这种连中几元的天之骄子,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