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清晰,步骤分明,简单直接,充满了名门正派处理问题的稳重与章法。
但这等“稳定流程”,恰恰是许宣平日里可望而不可求的。
他过往的经历,无论是卷入云梦泽大劫,还是处理郭北县,阴间诸事,几乎每一次掺和进去,都会在开端环节就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然后剧情就如同脱缰的野马,朝着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向一路狂奔,混乱一片。
什么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布局,什么机心内藏、步步为营的算计,往往都会被数倍加速略过,直接跳到最终的冲突爆发与解决环节。
最终问题通常会被以一种或直接或曲折的方式解决掉。
就算问题最终没有被完美解决……那么,制造问题的人,肯定已经被解决了。
只是这个被解决的“人”……范围有时候比较灵活。
大多数时候,自然是敌人。但偶尔,也可能他自己。
慧忍临时加入这个由法海禅师主导的“正义小队”后,便就计划的第一步探寻神罚气息的来历开始深入探讨。
神罚,顾名思义,便是鬼神之罚。
其特性,古已有述:“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
这意味着,无论受罚者拥有何等权势、财富或武力,在这种超越凡俗的力量面前,都难以抗衡。
更重要的是,神罚往往是对某种“恶行”的绝对惩戒,蕴含着某种古老的法则意志,不达目的,通常不会自行消散。
那么临济院在此事中,是否算得上有“恶行”呢
答案是有的。
“阻碍正义的执行,本身便可被视为一种‘邪恶’。”
许宣点明关键,“即便你们是被蒙蔽,出于善意去进行禳灾祈福,但客观上的行为确实在抵消延缓那本该降临在罪魁祸首身上的惩罚。”
便如《西游记》中,唐僧屡次被白骨精幻化所蒙蔽,执意驱赶了忠心护师一心降妖的孙悟空。
虽无心为恶,但其行为本身却阻碍了‘降妖’这一正义的执行,故而后续便受了那一劫难,被妖怪擒拿,这其中也暗含了类似的道理。
当然,书里的唐长老干这类‘破事’频率颇高,有时候,未必全是无心之失。
法海禅师揣摩三藏法师行为动机也是基于自身的考量,觉得或许有主动入劫,磨练心性的想法。
说不得就有称量一下满天神佛对于西行路的重视程度的想法,以及看看这个妖怪是不是有个背景的。
咳咳,回归现实,许宣总结道,“我等如今要做的就是明辨是非,协助这‘神罚’找到正主执行其应有的惩戒,以此挽回因被蒙蔽而无意中犯下的过失,消除临济院承受的无妄之灾。”
慧忍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阿弥陀佛!经禅师点拨,贫僧唯一能想到的,在这梁国境内,可能与古老神灵有所关联的地方,只有两处。”
“一处是城北那株相思树,曾受上天敕封为结缘地。另一处便是城东那座祭祀火正之地。”
许宣听到相思树后突然心头一跳,感觉其中或许有自己想要之物。
想来和困扰自身的情劫有关,商丘这地留下过一个爱情传说也是很有名的。
只是现在不是谈论情情爱爱的时候,于是按下心思继续听慧忍提供的情报。
“既然禅师感知到的那股气息火气极重,那么十有八九,便是出在那主管火事的阏伯台了!”
然而断定之后,巨大的疑惑随之涌上慧忍心头,他喃喃自语,脸上充满了不解:
“只是……据共识,世间应无真正显圣之神明才对啊。这‘神罚’……究竟从何而来”
这违背常识的现状,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要知道,佛门势力遍布九州乃至域外,信息网络庞大而精密,关于“神灵已然消失,香火神道早已断绝”乃是修行界公认的常识,是绝不可能出错的。
但凡有一个活着的神灵真正显圣于世,哪怕只是流露出确凿的神迹,对于整个修行界都将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足以颠覆现有的认知格局。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