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进工商局大门时,工作人员已经接到了通知,早早地在门口等候!
沈安国跟负责人简单寒暄了两句,便将陈大山介绍给了对方:“这位就是陈大山同志,这次合资项目的牵头人!”
“手续方面,你们一定要多费心,尽快办妥!”
负责人好奇地看了陈大山一眼,连忙跟他握了握手,随即笑着应道:“领导放心,省里和市里都很重视这个合资项目,我们已经接到了通知,提前梳理了流程,保证高效办理!”
话是这么说,但这个流程终究还是十分繁琐,直到中午时分才走完。
工作人员将最后一份核对完的资料归拢整齐,在表格上签下名字,才抬头朝陈大山递过一张回执单:“陈大山同志,所有流程都走完了,这是您的受理回执。”
“十个工作日后,您就可以凭这个来领取营业执照!”
十个工作日后,就能来领取营业执照?
这消息让陈大山又惊又喜,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现在可是1982年!
之前他办的两个营业执照,哪一个不是等了一个多月才拿到?
按道理说,合资项目的营业执照,审批流程肯定是要比普通个体户的执照更为复杂,耗时更长才对。
要核对境外公司的资质、确认项目的合规性、还要协调省市两级的审批意见,怎么着也得个把月才能有消息。
可工作人员却说十个工作日就能领,这速度简直像是在做梦!
陈大山忍不住问道:“同志,您没弄错吧?十个工作日?”
“我之前办个体户的执照,都等了一个多月呢!”
工作人员闻言笑了,指了指回执单上的一行字:“您看这里——重点外资项目优先审批!”
“省里专门发了通知,您这个七叶胆茶合资项目,是咱们省第一个外商主动对接的农业项目,既能带动农村发展,又能给地方创汇,必须开个好头……”
站在一旁的沈安国也笑着点头:“市委方面也收到通知了,各相关部门都得给你走优先通道,绝不能影响合资项目的推进!”
陈大山反应过来了!
他这是撞到地方上求贤若渴的最好时机了!
现如今内地的投资环境还在逐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场机制也不够健全。
大多数港商还攥着资本观望,真正敢来内地投资的并没有几个。
就算有,也都是扎堆往特区和南方沿海城市跑!
那边的政策更加开放,离港岛更近,不管是运输还是沟通都方便,谁会往内陆的山区里钻?
可他这个项目,偏偏是港商主动对接的内陆农业项目!
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
对省里和市里来说,这不仅是一笔外资,更是一个“样板”!
只要把这个项目做好了,既能证明内陆山区也能吸引外资,又能给其他港商做个示范,往后说不定能引来更多投资。
这种情况下,自然要一路开绿灯,恨不得把流程压缩到最快,好赶紧把这个“第一单”稳稳落地。
想通这一层,陈大山心里的惊喜又多了几分底气。
重视好啊!
上面越重视,他这张“护身符”的含金量就越高!
省市两级都盯着的“样板项目”谁敢动?
从此以后,政策变动的风险,对他来说已经不复存在!
那些潜藏在暗处的人也会彻底投鼠忌器!
……
现在已经到了午餐时间!
出了工商局大门以后,听到陈大山说要请他吃饭,沈安国格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结果陈大山还没想好去哪吃,他就已经大步走向了街对面一家面馆:“吃碗面就行了,简单实惠,又不耽误时间!”
陈大山知道他不可能跟着自己去大吃大喝,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迈步跟了过去。
面还没上来,他便感激地朝沈安国举杯道:“领导,您下午还要上班,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您对我的帮衬,我都记在心里了,要是没有您,我这七叶胆茶的买卖,绝不可能走到今天!”
沈安国跟他碰了碰杯,笑着摇头道:“其实应该是我谢你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