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吆喝。
“一个一个排好队,进城后去往棚区,郡守说了,待会可以每人领一碗白粥,但是从明日开始就要开始上工!”
听到这这番话,江寧心中有些诧异。
他知道官兵口中的郡守指的是谁。
他的半个老丈人,东陵郡郡守王守义。
此刻他已经明白,王守义必然知道这些事,且已经做出了安排。
以粮食稳人心,而后上工劳作,以功代賑,这没有任何问题。
但他疑惑的是,如今东陵郡哪里来的灾民
洛水县,他十分了解,毗邻洛水,水源充足,纵使再旱三年,也很难对洛水县造成多大影响。
原本最困难的本是石山县。
石山县地处荒山,植被稀疏,数月前便粮食短缺的严重。
但索性徐沐两家从外地购来了一大批粮食,且早早囤积了粮食。
他从找到那批粮食后,石山县坚持过了今年也不难。
所以石山县也不可能出现这些灾民。
至於白沙县他虽不是十分了解,但也清楚白沙县因白沙河而得名。
而白沙河连通洛水,水资源同样丰富,也不至於出现大的饥荒。
想到这里,他顿时朝著官兵处走去。
下一刻。
官兵之中,为首的领头人就看到了江寧。
他神情一愣,当即便迎了上去。
“见过江巡使!!”他右手鬆开扶在腰间的长刀,对著江寧躬身行礼。
“这些灾民,是怎么回事”江寧问道。
“回大人,这些是来自西川郡的灾民。”那官兵道。
“西川郡”江寧神色讶然。
西川郡他也知晓,乃是在东陵郡的西边,地界距离东陵城却是不算远。
看到江寧脸上露出的神色,那官兵继续道:“因为这两年接连的乾旱,西川郡今年出了蝗灾,让西川郡雪上加霜,所以导致出现了大批灾民的四逃。我们东陵郡情况还好,所以有不少西川郡的灾民拖家带口来到了东陵城。”
“原来如此!”江寧顿时点了点头。
“那西川郡的蝗灾如今情况如何了”江寧问道。
“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官兵开口,继续道:“不过根据小道消息,听说是王都的监天司来人了,蝗灾应该没两吧!”
闻言,江寧点点头。
他又看了不远处一眼,只见在官兵的组织下,那些灾民井然有序的进城。
片刻后。
江寧又简单问了两句,便独自进城了。
城西。
棚户区。
只见木板早已搭建了一些临时住所。
在前方的大棚下,两口大锅已然生火,不断有官兵在搅拌锅中的大米。
腾腾热气发散下,空气中飘散著白米粥的香味。
“江巡使”王守义看到突然出现的江寧,顿时面露异色。
“见过郡守!”江寧上前拱手行礼。
“无需这些繁文縟节!”王守义摆了摆手,然后道:“江巡使怎么突然有閒情雅致来这里了”
江寧道:“我刚刚从外面回来,在城门口见到了不少灾民,故此心中好奇,过来看看。”
“有何感想”王守义问道。
江寧道:“我没想到,隔壁的西川郡就出现灾民了。”
闻言,王守义嘆息道:“西川郡的情况都还算好!泽山州毕竟山多水多,自古以来的旱灾都几乎波及不到泽山州。”
听到这话,江寧也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在前世的大旱,也主要集中在关中以及大西北地区。
像江南西道,江南东道,自古以来旱灾虽有,但频率並不高,除非接连的极端气候才会导致旱灾的发生,且很少极为严重,多为局部性的危机。
前者则不同,动则十年九旱,动则出现全省性的饥荒。
如今的泽山州亦是如此,很难出现真正的旱灾。
但当泽山州的各郡都出现了旱灾,无疑表明其他地方將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