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
贾琮虽也跟着众人,陪着赵王到王府门口迎候郭霖,并看到了事情整个经过。
但是他并没有像水溶、李重瑞那样,对嘉昭帝为王妃推恩,发一通赞许感慨,只是在一边静静看着,并不露头出声。
他从金陵返回神京之后,便听说嘉昭帝因张康年的缘故,对一向信重的皇长子李重瑁,心生嫌隙疑虑。
自从去岁十一月起始,锦衣卫和推事院活动频繁,赵王李重瑁门下官吏人脉,军中部署将领,都遭到一轮清洗。
这是皇帝因张康年之事,将赵王暗中积蓄做大视为隐患,并予以压制削弱。
当今圣上正当盛年,通常情况之下,他的帝王之路还很漫长,他的雄心壮志,还有许多时间可以践行。
坐拥天下,威服四海,帝王皆视同拱璧,未到生死关口,不容他人染指,即便是自己的子嗣。
自然不希望皇子之中,有人企图做大,生出什么非分之想。
经过金陵卫军大案的冲击,赵王李重瑁露出水平。
经过嘉昭帝一番打压,在朝野之中文武威名荣盛,甚至被传扬为继统之人的赵王李重瑁,声势已大不如前。
这或许就是嘉昭帝想要的效果……
贾琮前世今生听过太多这样的事迹,这种涉及皇室内部纠葛暗斗,历来便是世上最龌龊凶险之事。
一旦被裹挟牵扯其中,便入万劫不复之境,因此遇上眼前这种情形,他自然能隔多远隔多远,连一句废话都懒得多说。
……
今日所见场景,嘉昭帝在赵王妃新丧之期,不仅派心腹内侍郭霖到府祭,以示慈心仁厚。
还将已被迁出神京的张氏子弟,重新迁回神京为官,如此优厚推恩于赵王妃,怎么看都颇不寻常。
而且,皇帝会将迁出神京的张氏子弟,重新迁回神京为官,说明这些赵王妃亲眷,并不是皇帝打压的目标。
那当初又是何人将他们迁出神京,这个问题贾琮只要稍微思索,答案就是不言而喻。必定是赵王因受到张康年的牵连,在皇帝面前失去了信重,所以才将在京张氏子弟,施展手段全部逼出神京,以为撇清……
这些年贾琮和嘉昭帝接触频繁,他深知这位谋深疑重的君王,最忌讳的就是被臣下蒙蔽。
以皇帝一贯的精明锐利,赵王这些把戏,如何能逃脱他的眼睛,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皇帝如此大张旗鼓,对已故王妃大肆推恩,便是彰显对赵王所为的不满。
赵王也算费尽心思,但是所行并没有化解父子嫌隙,反而让父子的关系更加僵硬疏远。
而且,贾琮暗自揣摩深思,整件事可能还不限于此。
他想起今日出门之前,五儿曾和他提过外面的传,说赵王妃之所以早逝,是因兄长张康年之死,悲痛过度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