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刀,只有火器之威才是鼎定之法。
贾琮眼下已在研制新型后膛火枪,他给朕定下五月之期,此枪一旦营造成功,定会为大周再添镇国利器!”
顾延魁、史鼎等兵事之臣,听出嘉昭帝话语中的激振之意,心中都微微一惊。
火器工坊一向是军国重地,日常防范十分森严,贾琮研制后膛枪之事,除了嘉昭帝知晓,便是火器工坊刘士振等一批工匠参与。
即便顾延魁、史鼎等嘉昭帝心腹之臣,也是毫无所知。
他们见以嘉昭帝的沉稳严谨,提起新制火枪,言语之中的热切笃定,也是非比寻常。
由此可见,这种新制火枪的威力,必定十分出色,不然不会让圣上寄与这等厚望。
而且,他们对嘉昭帝的反应,也不会有所怀疑,因为他们已几次三番,见识贾琮在火器研制上的神奇。
从最早的三段击之法,到改进型鲁密铳,从威力极大的瓷雷,到堪称镇国神器的新式红衣大炮。
因此,他们对贾琮还能研制出威力更大的火枪,不会有半点怀疑和意外。
嘉昭帝看向下首的史鼎,说道“史爱卿,朕要你在明年春末之前,为神机营扩充兵员五千人。
所有兵源不从各卫军筛选抽调,一律由兵部告示从民间青壮中挑选,为九边北虏之患,提前做些准备。
朕预计明年春末,贾琮的新式火枪必定能试射成功,到时五军神机营兵员充足,便可再练强军!”
又对顾延魁说道:“朕要在城东郊外扩建火器司营造工坊,确保明春之后,工坊的火器营造能力能大幅提升。
顾爱卿,此事由你协同工部李德康办理,务必在明年春末之前落成。”
……
嘉昭帝拿过御桌上那份火器工坊摘报,随手翻阅了几页,说道:“前几日荣国史太夫人上书朝廷,为次子贾政请承荣国爵。
当日朕曾和诸位爱卿商讨过荣国爵之事,大宗正和郭爱卿虽各执其见,朕觉得各有各的道理。
那时正遇大同孙占英投敌之变故,此事也耽搁了下来,如今为以正视听,此事却需尽早落定。
贵勋之位乃国朝重器,授之需合情合理合规,绝不可所授非人,以免再生谢鲸、戚建辉、裘良之类荒悖之相。”
……
礼部尚书郭佑昌一听皇帝所言,想起当日嘉昭帝和大宗正忠顺王爷,立意削除荣国爵。
自己出于礼教法度,不愿为此苟同,就提出荣国长房尚存血脉,以为异议抵拒。
难道自己无奈之举,当真要被圣上采纳……。
忠靖侯史鼎一听嘉昭帝的话音,心中不禁一跳,想起当日在乾阳殿中,礼部尚书郭佑昌步步为营之际,提的那个一体双爵的说法。
荣国府太夫人是他的亲姑母,贾史两家血脉相连,于公于私,史鼎都希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