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佐藤住进了五条为她安排的新居所,一个位于城市边缘,被高大银杏树环绕的安静公寓。
夜深人静,她盘腿坐在地毯上,尝试着一种全新的记录方式——“无笔记录”
。
她闭上双眼,强迫自己回忆涩谷事变前夜,她画下第一笔分镜时的所有细节。
画面、情绪、心跳的节奏、空气中尘埃的味道……
忽然,胸口传来一阵尖锐的灼热感,仿佛一小块烙铁被按在了皮肤上。
那是在剧院崩塌之后,在她昏迷时悄然成形的新纹路,此刻竟随着她记忆的节奏,一明一暗地烫。
她颤抖着掀开衣领,借着窗外渗透进来的月光,低头看去。
一道极细的赤色线条,正缓缓游走于她的锁骨之下,那形状,像一个尚未完成的、空无一物的边框。
她猛然醒悟。
【预言绘卷】并未消失。
它只是放弃了手臂那块脆弱的“画布”
,从“肢体显化”
转向了更隐蔽、更核心的“心象承载”
。
未来的碎片不再需要依附于她的皮肤,而是直接藏匿于她每一次情绪的剧烈波动本身。
她的身体,她的心跳,她的情感,成为了新的画卷。
她立刻抓起手机,录下了一段无声的视频。
镜头里,她只是静静地坐着,调整呼吸,指尖轻轻抚摸着心口那片烫的皮肤,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
随后,她将这段平平无奇的视频,嵌入到一本名为《雨季的猫》的电子绘本中,上传到了一个受众广泛的儿童公益阅读平台上。
十二小时后,田村的紧急来电打断了黎明的寂静。
“佐藤!
出事了!
东京市内七所不同的小学美术课上,总共有十一名学生,在自由创作时间,不约而同地画出了完全相同的图案——一个没有具体轮廓的门,门缝里,透出微弱的光。”
而就在田村说出这句话的同一瞬间,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关西某处秘密研究所内,一台已经休眠了三年的脑波深层监测仪突然自动启动,出低沉的蜂鸣。
屏幕上,一条绿色的数据波形正激烈地跳动着,其频率、振幅,竟与东京公寓内佐藤此刻的心跳,实现了完美而诡异的同步。
镜头缓缓拉远,掠过布满灰尘的机柜,最终定格在仪器侧面的金属标签上。
上面用蚀刻工艺印着一行字:“项目代号:墨渊”
。
一场无声的战争,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悄然打响。
这一次,墨水不再流淌于纸面,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以心跳为鼓点,以情绪为媒介,寻找着下一个能够接收到这无声讯号的接收者。
佐藤坐在窗边,看着天色由灰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