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死寂的空气仿佛凝固成实体,压得人喘不过气。
三张白瓷般光滑的能剧面具正对着神宫寺,面具上描金的纹路在会议室顶灯下反射出冰冷的光。
居中那张代表“翁”
的面具后方,传来一个苍老而毫无起伏的声音,每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地上:“神宫寺,监察科的报告我看过了。
解释一下,为何放任‘光之门’计划的核心资料持续外泄?佐藤光,是否已经彻底倒向另一边,被策反了?”
神宫寺没有抬头,她只是用指尖轻轻点开面前的文件夹,动作沉稳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手术。
“截至今日凌晨四点,网络上所有声称因佐藤光漫画而实现的‘预言’,经过我们技术部门的溯源与心理行为分析,均可归因为大规模巧合、群体性心理暗示,或是有人在背后刻意引导舆论。
更关键的一点是,”
她翻过一页,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能量监测数据流,“在所有事件生前后,佐藤光本人的行为未触任何咒力波动检测阈值。
她甚至……可能根本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咒术资质。”
她终于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三张没有表情的面具。
“各位,”
她顿了顿,声音清晰而有力,“或许,我们正在用猎杀一只特级咒灵的规格与决心,去对待一个……太会讲故事的普通人。”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隐蔽公寓里,佐藤光正对着一面刚刚刷成纯白的墙壁呆。
这是五条悟为她安排的地方,极简到近乎苦修。
房间里唯一的书桌上,除了一叠画纸,只放着一支再普通不过的自动铅笔。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稀释剂的味道,随后坐下,开始创作她的新系列漫画——《都市残响录》。
与之前宏大叙事的《光之门》不同,《都市残响录》的内容全是些被城市遗忘的琐碎瞬间:公园长椅上给流浪猫喂食的老人,趁着午休翻墙逃课的高中生,在街角便利店门口激烈争吵又迅和好的年轻情侣。
画面干净,线条柔和,没有任何现实的元素。
然而,在每一格分镜不起眼的角落,比如老人的衣褶、学生的鞋带、或是情侣背后墙壁的砖缝里,她都会用一支o1毫米的针管笔,写下一个个肉眼几乎无法辨识的微小符号。
这些符号本身毫无意义,只有在特定角度的光线照射下才会显现,而当它们按照页码顺序组合起来,便是一条未来七日内,某些关键事件可能生的时间轴。
隔壁房间,田村正紧张地将这些画稿进行高精度扫描。
她将原始数据录入一套动态混淆程序,程序瞬间生成了数百个虚假版本,每个版本都在微小符号的排序和形态上做了手脚。
最终,这数百个真假混杂的版本,被她通过不同的代理服务器,布到了十个风格迥异的匿名同人创作平台上,像一滴水汇入了信息的汪洋。
几天后,五条悟像一阵风似的出现在公寓里,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份画稿,毫不客气地翻了起来。
“画得不错嘛,越来越有生活气息了。”
他指着其中一格,挑了挑眉,“这一格,便利店的店员打哈欠,同一个场景,你却画了三次稿,每一次的阴影方向都不同?”
佐藤光头也不抬地继续勾勒着线条,平静地回答:“那是倒计时。
阴影越是倾斜,就代表距离那个时间点越近。”
五条悟轻笑出声:“所以你现在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预言’了?非要把它包装成文艺青年的观察日记?”
“越是没人能一眼看懂,我才越安全。”
佐藤光终于停下笔,看向他,“而且……真正需要看见这些信息的人,总会从最不起眼的细节里,看出他们想要的门道。”
五条悟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他将画稿放回桌面,语气严肃起来:“小心点,羂索那边的人已经开始接触退役的视觉系术师了——他们在找能‘解码’你这些画的人。”
他的警告很快应验。
一周后,城中某个废弃工厂改造的地下艺术展上,突然出现了一组名为《无声剧场》的涂鸦作品,创作者署名为“k”
。
这些作品的内容,赫然全是对《都市残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