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今天(1 / 1)

为师”

(8)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

“八条目”

《中庸》:“尊德性”

与“道问学”

;学问思辨行。

《学记》:教育作用;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尊师重教;“教学相长”

4儒学独尊与读经入仕教育模式的形成

(1)秦代的教育政策与措施统一文字;禁止私学;实行吏师制度。

(2)“独尊儒术”

的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3)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4)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齐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和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道统说;“性三品”

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师道观。

6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宋元明清的文教政策;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学校的制约;“苏湖教法”

;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积分法;“六等黜陟法”

;“监生历事”

;社学。

(2)书院的发展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

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

与“小学”

;“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致良知”

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

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7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

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颜元与漳南书院;“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的义利观;“实才实德”

的培养目标;“六斋”

与“实学”

教育内容;“习行”

的教学方法。

8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与“中华教育

最新小说: 凶案追击 秦初白羽 哪吒之魔童重生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啊?被我刀过的夫人们成真了 模拟:我的家境无限提升 网王之菊丸可奈子与不二周助 四合院,我是黑市掌控者 所有小说结局我随便改 一本非常正经的修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