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一代的,基本都已成家了,文欣现下十六岁,如今京中高门里头,十七八未成家的男子有不少,但是王公门第高的怕也难寻,就是寻,也等不及了,德寿侯府与崇庆侯府都是侯爵府第,也算门当户对,所以郭氏与黄大官人决定托人私下说亲,探探口风,若是崇庆侯府不愿意,那定是看上成国公那丫头了,找个机会收拾了就行,后面再和崇庆侯府谈婚事,没有不成的。
黄大官人虽蠢,但是黄侯爷精明强干,郭氏当年是过了黄侯爷的关,才嫁入德寿侯府,所以哄人和骂人的本事一样,都有一套,而郭氏一个泼皮破落户之女,一朝利用美貌高嫁入侯府,自此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加之这些年占便宜的甜头吃惯了,而且也没发生过什么事,所以对郭氏而言,什么事只有想不到的,是没有不敢做的,觉得赢了就是赚了,就算会惹出点什么事,只要到黄侯爷面前一求,拿着儿孙一说事,公爹照样什么都能摆平。
黄大官人这边觉得事不宜迟,就预备着托人上崇庆侯府先提一嘴亲事,透个口风,郭氏这边也在找人预备着到时候收拾雅俗。
黄大官人本是想找个京中有名的红娘,上侯府先透漏个意思,但是干红娘这一行,尤其是给大户人家牵红线的,不但对京中各家家底情况怎么样,很是了解,就算说起有官职的,什么官职有权,什么是清水衙门,都能分辨的清清楚楚,黄大官人家这个样子,儿女婚事就算不提要求,一般官宦人家也难说,当媒人可不是为了害人的,所以一听黄大官人把话说完,红娘觉得是不是听错了,还反复问了几遍,确定自己没听错后,想到这话可怎么说的出口,保不齐被崇庆侯府给赶打出来,自己连这行饭都不要吃了,最后当然不愿意接活。
黄大官人托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人,就决定亲自登门,找崇庆侯透个口风。
马球场上黄文欣暗算雅俗的事,崇庆侯夫妇在场都亲眼看到了,包括后来抢金钗,砸伤褚夫人丫鬟的脸,以及其母郭氏前后那一番疯妇嘴脸,都没能逃过崇庆侯夫妇的法眼,大户人家讲究娶妻娶贤,这德寿侯府就算再怎么财雄势大,权势熏天,以崇庆侯夫妇的为人,也不敢要黄文欣这样的儿媳,何况如今的德寿侯府,只等黄侯爷一倒下,怕就会群起而攻之了,似黄大官人这样的人,萧侯爷是见都懒得见。
黄大官人登崇庆侯府门好几次,都被管家给各种理由打发了,坐着一等等半日,都没人接见,不过看着黄侯爷的面子上,倒也不敢拒之门外,茶凉了下人们也知道续添。
看着黄大官人来了好多次,其实崇庆侯府本来当他要来打秋风揩油什么的,但是黄大官人非但没要什么,每次还不空手,次数一多,萧侯爷知道了,就命管家探探口风,不探还好,一探吓倒,管家当知道黄大官人是为了来为自己女儿提亲的,还指了名要世子爷,顿时吓得不敢回侯爷,回了侯爷,就算惹侯爷生气,倒也没事,但世子若是知道了,那回来就不知道一脚要把多少人踹个连环倒,世子喜欢成国公闺女的事,外人不知,可是府里得脸的下人都知道,而且侯爷和夫人也是大力支持的。
管家得侯爷信重,也是极有派头的人,索性自作主张,反正黄大官人之前送的东西都摆在里头,没往后拿,就直接命人一把全包一起,满脸堆笑,好言好语的让黄大官人都带回去,只说侯爷忙,抽不出空见大官人,还从外面花银子雇了轿子,要把黄大官人连人带东西都给送回去,黄大官人好像也不傻,大概就懂候府意思了,于是没多啰嗦,把自己之前送的东西也都一并拿回家了。
管家随后回了夫人,崇庆侯夫人知道黄家人的意思后,气的浑身乱颤,难怪儿子那日气死了,还说自己被那姓黄的一家侮辱,问多了儿子又懒得说,自己毕竟也没在近旁听着,不知道说了什么,原来这德寿侯府的人还真要打自己儿子主意,关键这家人是何等的贪婪不堪,这话是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崇庆侯夫人气的半死不活,好不容易缓过来气,连连夸管家做的对,这要是自己正面遇到了,怕会当场耐不住性子撕破脸,若是按黄家以往的行事作为,求亲被人家拒了,就说成是自家看不上人家,若再无耻一点,要求的理所应当,说的高高在上,还说成是他家看得起自己家儿子,那不得当场打起来。
黄大官人回家把事情和郭氏一说,郭氏本来见好几回去都没见着侯爷,就已经蠢蠢欲动了,今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