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爷夫妇好心的暂时收留一家流浪的所谓亲戚,没成想这一家一住,就住在三老爷家里不走了,大柱子以他媳妇病弱没人照顾为由,也就不找差事了,反正住在三老爷府上,那就是客人,三老爷家里肯定是管吃管住的,而且浩荡三老爷家中极为富庶,他们一家作为客人加亲戚,就是再低等寒酸,每顿饭都至少有一荤两素加一汤,还是厨房做好了送过来,逢时过节三夫人也都这样那样的给一点,这日子过的可比乡下种田不知强多少,他们一家都舍不得走了,觉得三老爷家不少他们家一口吃的。
三老爷看久了也看不下去,为大柱子前后谋了两份差事,但大柱子都不肯干,就说要照顾媳妇,叫他在自己家里帮忙打杂,他也不愿意,说不好再麻烦三老爷,三老爷让他一家搬出去,自己为他们找房舍,大柱子又以媳妇病弱,不好搬迁颠簸劳累为由,就是不走,只要等媳妇身体好了再说。
三老爷也确实不好叫家丁来蛮横的,万一大柱子和金氏夫妻一条心,就是拼着不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金氏看着就像一口气还没断的人似的,真要是闹出人命,可就不好了,而且现在周遭四邻都知道这一家人住在自己家,还是“亲戚”
,真要动了蛮的,就算没惹出人命,那这之前的一场帮扶非但分文不值,还会惹出欺凌弱者,不仁不义,见死不救的一堆恶名,三老爷身为顺天府府丞,职位首要接手处理的就是京都的各项民事案件,这样的事若还发生在三老爷自己家里,对三老爷本人的官声肯定是个极其坏的影响,所以三老爷为这事还真就愁住了。
后面为了撵走这一家,三老爷暗示了厨房,每顿饭就给他们一家两个带点荤腥的素炒,觉得大柱子这么个人有手有脚,还这么懒,天天在府里游手好闲,一天到晚逮着个人就坐着吹起来,还把自己媳妇和他家说的多亲多亲,他不干活,府里的下人还要当差呢。
大柱子是个男人,府里规矩严,根本进不了秦夫人里屋,但是他媳妇金桂芳是个女子,加上孩子又没多大,就可以时不时去三夫人秦氏屋里坐坐,聊聊天,加之这个女子看起来病的太重似的,丫鬟也不敢推搡,真要倒地不起,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也看不出来,万一闹出人命,加之一家没卖身府里,都是良民,对浩荡三老爷的仕途可是个大威胁,秦夫人心善,想着来也就来了,时不时有个什么零碎布料,散碎银子也都给她们母子带着,加上屋里吃得多,小孩子是天天坚持要来,每次金桂芳都把孩子一起带着。
今年开春后不久,估计是浩荡三老爷吩咐裁剪给他们家的例菜,人闲着就会馋,有一次,金桂芳带着她儿子和以往一样到三夫人屋里坐着,到吃饭时也不走,当时桌上有一副多余的碗筷,是因为三老爷还没回来,等菜上齐的时候,三夫人还等着金氏自觉离开,不然自己吃不下去。
不料,金氏不等人说话,直接上桌坐下来就先吃,三夫人当时看呆住了,后来心里缓了好几遍,觉得这母子太可怜,大柱子又懒,怕是都馋了,偶尔吃一次也没事。
可谁知,这就一吃,这对母子就不走了,大柱子没差事,这对母子有差事了,就是每天按时去三夫人屋里蹭午饭。
三夫人是特怕她们来,就怕把病气过给家人,然后三夫人便与她们母子打游击战,饭吃的是早一顿晚一顿的。
可不管是早还是晚,午饭总是要吃的,她们母子于是每天辰时末就去三夫人屋里等着,等到了饭,吃饱了再走。
因为长平成家后也入仕了,就在自己的小院里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可长安每到休息日不在家塾时,总要和爹娘一起吃的,都撞见了她们母子好多回,越遇到多了就越烦躁,当场是不好发作,可等这对母子一走,立马冲着自己亲娘就找麻烦顶嘴,三老爷虽然觉得儿子太不像话,但是也很是能理解,加之儿子马上要考科举,总不好揍一顿,没办法,也就给长安弄了个私人小厨房,让他回家自己想吃啥就吃啥。
这下好了,秦夫人灵光一闪,凡是有啥好东西,就偷偷塞到大儿子院子里,叫媳妇徐氏自己看着弄,再就给小儿子开个小灶,自己和三老爷呢,就在豪华的内院正房嘉乐堂里,夫妻俩天天吃着家常菜,就每一回侄女侄子来,都只是一顿稍微好一点的,不然咋叫俩孩子不停吃点心呢,不过等侄子侄女走的时候,那是大包小包的吃食点心带着的。
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