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之职,很多人都在一直或明或暗的巴结,虽然知道浩然为官清廉,不敢贿赂,但是每晚都或有这家那家的官场同僚相邀赴宴,谁家不管有什么喜事都不忘这位李大人,加之浩然二老爷确实能力太出众了,不管办什么事皇帝都顺心,别人不隔应他,他也能做到谁都不得罪,加之他出身尊贵,帝王也是颇为看重。
仕途的风光,却没有知心人分享,自己夫人冷冷的,薛姨娘也没什么见识,很多话说了也不懂,就知道傻乐,二爷每晚回家别提多郁闷。
浩然也不是心硬的人,觉得之前对女儿的婚事怠慢了,于是想着补偿夫人,为女儿雅贤的终身大事利用人脉前后忙碌打听,寻了一门妥帖的亲事,男方是临江侯府世子的嫡长子冯茂林,也是世孙,小小年纪已谋职从七品礼科右给事中,人品也是有口皆碑,因为雅贤的性格比较孤僻疏离,浩然二老爷还考究再三,让孩子们都隔着帘子说了说话,觉得合得来才答应的,后来才知道,世孙冯茂林还就好雅贤这一口,当时是恨不得立马认岳父。
男方虽说也是世袭的临江侯府,但是府里数代单传,人丁单薄,不过好在也是人口简单,家大业大。
但侯府背景远不如二爷的背景尊贵,更不如二爷家境的富贵风光,加之二爷在朝中握有实权,另外侯府世孙冯茂林作死要活的痴情,所以男方对雅贤的这门婚事很是巴结,想着雅贤进门以后的时光,肯定是无忧无虑的一生,甚至比她姐姐雅颂还要幸福。
后来雅贤的婚事也办的极为风光,丝毫不比雅颂的差,肚子老大的雅颂也过来喝了妹妹的喜酒,二爷还特特发话,另添了雅贤两座肥沃的庄子作为陪嫁,单就这两处庄子的价值,都足足可以嫁两个普通国公府的嫡小姐了。
本以为做到这样,夫人应该好好感谢自己,但是贾氏还是甩脸子给二爷看,二爷不信这个邪,在女儿出嫁后的那几天,天天坚持跑去陪着夫人,找话题和她聊,想着自己已经把她的两位姑娘都嫁进侯门,还是世子世孙,办的妥妥贴贴,就算真是一府侯爷,不说吹,怕也没自己这本事,就这份女儿福,大哥大嫂也享受不到,更别说老三还没闺女呢,可贾氏呢,对二爷就是爱理不理的,睡觉都背对着浩然二爷,二老爷实在忍无可忍,直接对夫人开冷战。
以前二爷不知干过多少回冷着夫人不理她,使性子躲着夫人,可这回换过来了,贾夫人开始处处躲着二爷,二爷翻天覆地的折腾手段,居然无人接招,每每夫妻说完必要的话,贾夫人转身就走,见了面笑容也没有,搞得二爷好一段时间都见猫猫不爽,见狗狗不是。
或许浩然二爷还是没意识到,二十年的夫妻,他自己其实已经很爱很爱夫人了,一种瞎折腾但就是离不开的爱,甚至丝毫不输对大嫂的那份最初的痴情眷念,只是仗着妻子爱自己,所以什么都不知道珍惜而已。
兄弟妯娌子侄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次不需要二夫人哭诉,人人都想帮,却都无从帮起了,有时候陈夫人都有点羡慕二夫人,不住的夸奖二夫人,她亲生的孩子已经有三个成家了,个个都那么幸福,孙子外孙子也快了,自己的四个还有两个要慢慢愁呢,三夫人秦氏更是变着法的逗二嫂开心,可都没有用。
二夫人每天恪守一个当家主母的职责,好好打理家业,没事时坐在那也不说话,二老爷的事她也不上心了,想去薛姨娘那里就随他去,也不管他了。
二夫人那么聪明,会不知道夫君的心在大嫂子身上吗,没嫁给夫君之前婆婆就告诉自己了,只是没必要说而已,她是个活在当下的人,一切的付出只是因为爱浩然,做小伏低也只是为了能留住相公,可怎么能学薛姨娘的那一套,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盛夏的一天,二夫人贾氏由丫鬟为其撑着一把伞,遮挡着火辣的太阳,后面跟着十二个仆从,主仆一起出门忙端午节的事,贾夫人身穿一件鱼肚白的似绫如罗的百蝶长衣,梳着整齐精致的发髻,戴着一只赤金嵌宝点翠的满池娇大分心,脚上踩一双琉璃珠绣鞋,走在路上时遇到弟妹三夫人秦氏。
秦氏也是由丫鬟打伞陪同,穿着月白色的潞绸百蝠纹长褙子,头上的步摇灵动美丽,三夫人大老远见到二嫂就热情招呼,贾夫人很喜欢这个热心的弟妹,肯定也是大大方方的回应问候,妯娌俩寒暄一阵子,话都说的没问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