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司可以说是把阳奉阴违做到了极点,如果上面派人来查的话,没有从民众中得到这些信息,那岂不是就这么放纵他了?
想到这里,朱波知道现在表面上看着的是土司阳奉阴违,其根本的根源是在于民族割据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这样的事情仍然还会存在,而且矛盾和冲突还是会出现。
朱波想起辫子王朝的改土归流来,这件事很显然后世已经给出了答案。
朱元璋叫朱波来这里巡查其实也是因为不放心,毕竟播州这种地方地缘偏僻,朝廷也是鞭长莫及,而且还是土司制度。
地方的权力过大会影响到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原本朱元璋就不是特别放心这些偏远地区,何况这边还是自治,那肯定就更加不放心了。
于是朱波的这趟出行即偶然,也是是必然的,往年播州这边都表现的很是听从上面的安排,可是听从是一回事,好好的做又是另一回事。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只见外面已经日上三竿,朱波却还在客栈的床上睡觉。
等朱波睡醒后,便叫人将午饭送到房间里来,这时姚广孝手里拿了一封信来找朱波。
朱波见状,接过信封,拆开看了一眼。
大致内容就是安南的度假村已经接近完工了,锦衣卫已经赶到城外等候朱波前往安南了。
朱波知道来播州这里已经停留太久了,是时候出发安南了,而且经过朱波这几天的观察,这边没什么不妥的,也确实该离开了。
想到这里,便对姚广孝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便去打点一下,不日便出发吧。”
姚广孝一听,朱波要动身了,便开心的说道:“好的,那我现在就去打点。”
这几天朱波在这里吃喝玩乐,他们这些人则是整日出去打探这边的民情。
想起临行前杨廷和的话,姚广孝还是有些担心,不敢怠慢一点。
现在也没查到什么,那就去下一个地方看看。
等到姚广孝走了后,朱波这才用起午饭,还是一如既往的鲜。
朱波吃完饭后,便叫来向导。
向导知道朱波找他,便急忙赶了过来,朱波见状说道:“是这样的,我们不日便要离开播州了,想着你能给家里的三位女子一人买一套苗族服饰。”
向导笑着说:“好的咧,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朱波又想了想问道:“你们这边有没有什么饰品用做纪念的?”
朱波这么一说,向导倒是来了热情,为朱波一一举例:“我们这里用做纪念的可就多了,你看姑娘家从头饰开始,到项圈,再到耳环,戒指,应有尽有看老爷是要什么了。”
朱波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便拿出一袋银子对向导说道:“那就都来一套吧,你看着来,要一些有意义的。”
向导见朱波拿出这么多的钱,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踌躇着对朱波说道:“这,也不用这么多钱吧。”
朱波笑着解释道:“你尽管买就是了,挑好的买,剩下的就是你的小费,这几天跟着我们也是辛苦了。”
朱波通过这几天和向导的交流,发现这个向导为人很老实,而且也肯吃苦,他们每次买的东西多了,他都主动帮忙。
虽然朱波知道姚广孝还会给他一笔钱,但是现在的这一笔就当是他这么多天陪他们的小费好了。
想起这个朱波接着又说道:“我看着这里的银饰很不错,你给她们一人多带一份吧。”
现在苗疆的银饰都不是那么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提炼技术的问题,所以价钱也不会太高,而且朱波给的这些钱足足可以买十几幅一般的银饰了。
向导听完朱波的话后,一脸感激的看着朱波,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他才好,只能尽心尽力的为朱波做好这件事,才是对朱波最好的报答了。
向导直到晚间才回来,气喘吁吁的对朱波说道:“老爷,我将那些首饰都放在下面,看您已经在收拾东西了,便不拿上来了,还有一些吃食,都是本地的特产,还有一些就是我家人做的,您别嫌弃。”
向导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朱波给了他银子,那他就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朱波。
朱波没想到向导居然会帮他们买了特产,想到吩咐下人去买的东西,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