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却不足。
只好泛论,无从实事,去之后肯定无法处置礼部里的各种驳杂。
是个正儿八经的念书之人,他去礼部任职一定无法控制局面,早晚都会求助于他,那么他也就算间接掌控了礼部。
如此安排,倒也可以把礼部变成他的势力。
然而此时,朱元璋却不悦的摆头道,“宋濂念书些文章倒是不错,你叫他去礼部这样的地方搞人情关系,他并不擅长。”
“……陛下所言有理。”
李善长赶紧颔首。
他的心里有点纳闷,不管如何看,宋濂已经是非常适宜的人了。
本事不足不是硬伤,了不起之后边做边学,毕竟此时礼部也并无任何要事需办,他只要可以稳住内部就可以了。
可朱元璋既然表达了不悦,想来宋濂并非他想好的人,那能是谁啊?
李善长又是一番斟酌,突然又想到了个人,于是又开口说:“陛下,我看此时朝中文官大多数都无法胜任,名望不利,要整顿礼部,或许可以安排一位皇室去。”
朱元璋听到此话,紧皱的眉头总算松开了一些,笑着问:“何人?”
“或许可叫太子殿下任之?”
“你是说……太子?”
朱元璋呆住了。
“是啊。”
见朱元璋并未马上回绝,李善长心里觉得有门,于是赶紧说:“太子向来是最仁厚的,监国如此之久,少出纰漏。
这些都是朝臣们看在眼里的,众人自然也很信服太子。
并且,太子自幼学文,精通儒学。
且又久在宫中,对各项礼法自是熟悉,来负责礼部之事必然可以整顿礼部之气。”
李善长一番话说得就朱标好得不得了。
那就和背贯口似的,毕竟,这样的话他平常也没有少说。
所以他心里是觉得没有问题的,推荐太子总该没错了吧。
如今太子继位,都已然板上钉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