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的差役说过胡明已死、郑雅婷阴魂犹在,可胡明的阴魂明明也还在晃荡……
会不会是杨静涛夺了胡明的命格,他一死,地府那边便误以为是胡明死了?
众人围着这茬儿议论纷纷。
壮得像头熊的彭志,悄悄捅了捅身边的陈笑,瓮声瓮气地问:
“喂,陈爷,他们叽里咕噜说的啥,你听明白了不?”
陈笑抱着臂:“自然听明白了,怎么,你听不懂?”
彭志摸了摸自己的大脑袋,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嘿!你胡咧咧啥?我彭志能听不懂?你都听懂了,我能不明白?”
猜测终归是猜测,还得有真凭实据。
李正峰心里头还堵着好些个疙瘩。
眼下这案子最大的坎儿,就卡在那二十三个失踪的学生身上。
二十三个学生,难道都成了“偷天换日”的倒霉蛋?
被杨家一股脑儿掳走祸害了?
这想法,听着就忒邪乎。
看他依旧愁眉不展,林胡宽慰道:
“李大人,放宽心,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咱来这岭南郡广大府,满打满算还没一个月呢,就摸出这么多门道。”
“后头慢慢查,这案子准能水落石出。”
彭志也跟着嚷嚷:“可不咋地!咱现在都知道背后捣鬼的是谁了,铁定是杨家那帮龟孙!”
“找不着证据怕啥?实在不行,咱就……嗯,想法子‘弄’点凭证嘛!”
“反正掀翻杨家就完事儿了,诸位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张世平在一旁直翻白眼,小声嘀咕:
“福生无量,祖师爷保佑,亏得这等夯货没入我三清门墙,万幸万幸!”
彭志耳朵贼尖,立马冲着张世平的方向,双手合十,有模有样地作揖:
“福生无量!三清祖师在上,弟子彭志给您三位请安喽!”
气得张世平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李正峰摆摆手:“都消停点,案子还没定论,咱们脚底下的路还长着呢,都打起精神来,别出纰漏。”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
“那个杨班……未必信得过。他究竟是不是武大人安插进来的眼线,还两说呢。”
办的案子多了,见的人、鬼、妖、魔也多了,他对这人心,是越发敬畏。
除了张世平、林胡、陈笑和彭志这三个半自己人,其他的,他一个都信不过!
把府城这边的事儿草草拾掇了一下,李正峰又带着人跑了一趟北门寺。
寺庙里风平浪静,可惜那位海外来的高僧云游传法去了,缘悭一面。
李正峰只好先去找剑。
岭南郡尚武,号称“武岭南”,男子佩刀带剑是常事,找把见过血的剑不难,城里多的是:
杨家子弟自诩侠义,常干些“惩奸除恶”的勾当,什么山贼、流寇、采花大盗,隔三差五就要去“清理门户”。
但李正峰不想承他们人情。
自己掏钱买了把利剑,准备亲自去“替天行道”。
他问林胡:“林爷,你不是自封市井之王、街头霸主么?给我寻个能‘替天行道’、砍砍恶人的活儿。”
林胡乐了:“哎哟我的李大人,您啥时候变得这么虎气了?砍妖鬼您眼都不眨,砍人?我看悬!”
李正峰嗤笑:“我又不是没砍过。少废话,找个机会,咱们去‘行侠仗义’!”
这时,一个绰号“浓眉”的力士凑上前来:“李大人您要行侠仗义?那……卑职多嘴了。”
“说。”
浓眉道:“我邻居家兄弟丢了个娃儿,才两岁半的男娃。”
“卑职打听过,是被个装得菩萨样的老虔婆,用裹蜜饯的山楂果和小玩意儿给诓骗走的!”
“卑职琢磨着,怕是城外那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进城了!专挑不懂事的奶娃子下手!”
听到这话,郑雅婷赶紧跑出门,一把搂紧夜光,回来紧张地问:“岭南郡也有人贩子的?”
夜光挣扎着喊:“洞洞!洞洞!”
郑雅婷吓唬他:“你消停点!没听说城里来了拐小娃儿的恶人吗?当心把你拐去卖了,再也见不着娘!”
李正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