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文件递交出去的那一刻,心中有一种奇异的平静。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亲手将一把锋利的刀子递了出去,而这把刀子,最终将狠狠地扎在张老板那颗充满希望的心上。
但他别无选择,要让幕后的黑手露出马脚,就必须让这个“阳谋”
走完它该走的流程。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
这几天,郑建国好几次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到张老板的身影。
他总是在办公楼对面的马路牙子上徘徊,不敢进来,却又不愿离去。
他时而蹲下,抽着廉价的卷烟,时而又站起来,踮着脚,焦急地望向郑建国所在的楼层。
那眼神,像极了一个在产房外等待新生的父亲,充满了忐忑与祈盼。
每当看到那道身影,郑建国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他只能拉上窗帘,强迫自己不去看不去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李卫东其他外围关系的调查中。
果然,一个星期后,反馈下来了。
一份盖着财政局红色公章的正式批复文件,被内部通讯员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文件很薄,只有两页纸。
郑建国拆开信封的手,稳得没有一丝颤抖。
他展开那份批复,冰冷的宋体铅字清晰地映入眼帘。
批复的措辞严谨而官方,逐条驳回了评估报告中关于“区域营商环境恶化”
、“间接经济损失”
等核心诉求,理由是“缺乏直接证据支撑,与现有补偿条例不符”
。
文件最后,核定通过的补偿金额只有一个数字,一个被红笔圈起来的、刺眼的数字。
这个数字,连张老板预期金额的一小半都不到。
郑建国看着那份批复,眼前仿佛浮现出张老板那张充满希冀的脸,然后又看到这张脸在听到结果后,会如何在一瞬间垮塌、变得灰败。
他心里明白,这点钱意味着什么。
这点钱,也许够张老板还清之前拖欠的货款,再结清遣散员工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