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他都是独自出行,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
在机场,他总是神色匆匆,脚步急促,仿佛后面有什么人在追赶他。
他的眼神警惕地环顾四周,眼珠子不停地转动,像是在提防着什么。
当他从东南亚回国时,身上的行李箱似乎比去的时候沉重了许多。
他双手紧紧握着行李箱的拉杆,仿佛里面装着无比重要且不能被人知晓的东西。
通过进一步的跟踪,专案组现他每次回国后,都会径直前往一个隐蔽的仓库。
这个仓库位于城市的一个偏僻角落,周围是废弃的工厂和杂草丛生的荒地。
仓库的大门紧闭,外面挂着一把厚重的锁,看上去戒备森严。
郑建国得知这一情况后,心中的疑虑愈浓重。
他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他立刻安排技术人员对李铭的行动轨迹进行详细分析,并密切关注仓库的动向。
技术人员们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敲击,一行行代码和数据在屏幕上闪烁。
他们仔细地分析着李铭的每一次行程、每一个停留点,试图从中找出隐藏的规律和线索。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格外静谧。
几名专案组的成员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了那座仓库。
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仓库大门,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声音。
其中一个队员轻轻掏出工具,熟练地打开了那把厚重的锁。
门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皱起鼻子。
仓库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盏破旧的灯泡出微弱的光。
他们的眼睛适应了黑暗后,现了大量的现金,码放得整整齐齐,仿佛一座小山。
那些现金堆积如山,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让人触目惊心。
这些现金,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让郑建国更加确信李铭的行为与陈天雄的犯罪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来这个李铭,是在为陈天雄转移非法资金。”
郑建国在专案组会议上,神情严肃地说道。
他站在会议桌的前端,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视着每一个队员。
“继续加大对他的监控力度,绝不能让他有任何机会销毁证据。”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下达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
然而,更大的疑点还在后面。
在整理李铭的通讯记录时,专案组现,这名财务总监曾在张副局长死亡前一天与他通过电话。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郑建国的心中炸响。
他手中拿着那份通讯记录的文件,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
张副局长的死亡,一直是郑建国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张副局长生前在局里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工作认真负责,为人正直,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他的死来得突然且蹊跷,当时就引起了郑建国的高度关注。
那一天,郑建国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现场,看到张副局长倒在血泊中的惨状,他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他仔细地勘查现场,询问每一个可能的证人,可由于缺乏关键证据,案件一直停滞不前。
如今,这个与陈天雄犯罪集团有着密切关联的李铭,竟然在张副局长死亡前一天与他通过电话,这绝不是巧合。
郑建国的脑海中迅闪过无数个念头,难道张副局长现了李铭和陈天雄的阴谋,所以才被他们灭口?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深深的自责,他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张副局长,没有早点找出真相。
案件历经无数个日夜的抽丝剥茧,如今逐渐拨开重重迷雾,轮廓渐显明朗。
然而,摆在郑建国面前的困境却如同一堵厚重的高墙,那便是证据依然匮乏。
每一条线索都像是散落在黑暗中的拼图碎片,虽能隐隐拼凑出犯罪集团的大致模样,但关键的部分仍缺失,无法将陈天雄及其犯罪团伙彻底钉在法律的耻辱柱上。
郑建国站在办公室的地图前,手中的红色马克笔在东南亚那一片区域不断游走。